2022年9月,北溪管道被炸消息震惊全球,三年后,德国调查取得突破性进展。美国前军官向泽连斯基发出"斩首"警告。
据美国《华尔街日报》10日报道,德国调查发现,涉嫌破坏管道的是乌克兰籍人员,这与此前西方国家猜测的"俄罗斯的自导自演剧情"完全不一样,这名乌克兰籍人员时任乌克兰武装部队总司令扎卢日内的指挥下行动的。

事情回到2022年9月26日,"北溪-1"和"北溪-2"管道在丹麦和瑞典附近海域发生爆炸,导致严重泄漏,当时西方国家普遍猜疑是"俄罗斯引爆管道,从而制约西方国家向乌克兰援助"。
事情发生后,丹麦、瑞典和德国组成联合调查组开始独立调查,却不允许俄罗斯参与其中。时间来到2024年2月,丹麦和瑞典停止了调查,只有德国还在持续调查,毕竟德国的能源依赖于俄罗斯,必须查出事情的真相。
此前德国《世界报》就曾报道过,炸毁管道与乌克兰的高层有关,但乌克兰官方对其进行了否认。
随着持续的调查,事件真相渐渐浮出水面。德国警方通过追踪船只租赁记录、电话号码及车牌,锁定了3名乌克兰特种部队士兵和4名潜水员。

关键证据是一张某测速摄像头拍摄的模糊人脸照片,德国警方经人脸识别技术确认,照片中的潜水员身份被锁定,其社交媒体账号暴露了与其他嫌疑人的关联。
调查发现,炸毁管道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切断俄罗斯能源收入,进而削弱俄欧之间的经济交易。值得一提的是,行动指挥官谢尔盖·库兹涅佐夫在意大利被捕,他的特种部队及SBU背景,进一步印证了乌克兰高层介入的嫌疑。
让人感到意外的是,就在这个消息传出来的同时。一名美国前军官通过非公开渠道向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发出警告,圣诞节前不离开基辅,很难保证他的人身安全不会受到"不可控风险"。
另据报道,意大利预计将在12月前决定是否将谢尔盖·库兹涅佐夫引渡至德国接受审理,德国方面也做好了专机准备,但是引渡前景依然充满未知数。

若乌克兰以"保护国家利益"为由施压,或利用外交渠道干预,可能使引渡程序陷入僵局,毕竟这种事情,乌克兰是不希望"水落石出",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不断的向西方国家誓要,寻求获得西方国家的援助,这些乌克兰籍人员之所以炸毁管道,其目的显而易见。
更为棘手的事,整个事件的背后指挥者扎卢日内现任驻英大使,其外交身份是否会受到影响?若乌克兰拒绝配合呢?整个事件走向也是一个谜。

北溪管道被炸,德国的能源受到严重影响,不得不选择从美国进口能源维持国内需求,但美国的能源价格比起俄罗斯的能源,贵的可不是一星半点,据德国媒体报道,每年德国能源支出多出千亿欧元,这给德国的经济带来巨大压力。
但能否引渡成功呢?取决于三点:其一,意大利能否顶住外交压力,恪守司法独立;其二,德国能否联合欧盟国家形成施压力度;其三,乌克兰是否愿以牺牲"英雄将领"为代价,维护国际信誉。

更深层看,事件暴露了俄乌冲突中的灰色战术,国家机器指挥的破坏行动,若逍遥法外,将助长地缘政治中的冒险主义。
综上所述,德国查出事件真相,但引渡又成了大难题。不过,就算乌克兰胆再大,也不敢贸然行动吧,纵观整个事件,背后都有某大国的影子,自从北溪被毁,欧洲从某大国购买能源的购买力不断增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