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被当面婉拒?借到中国的东风后,蒙古国罕见硬气起来了。

2024-07-16 14:43  头条

俄罗斯总统普京近期向蒙古国总统呼日勒苏赫提出一个建议,希望扩大两国在能源领域的合作,不料却遭遇当面婉拒,这一出乎意料的举动,发生在蒙古国积极寻求与中国在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深化合作的背景下,似乎预示着这个草原之国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腰杆子也硬气了不少

事情还得从最近在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举行的上合组织峰会说起,在峰会期间,普京与呼日勒苏赫举行了一场双边会晤,在会谈中,普京表达了希望加强与蒙古国在能源领域合作的意愿,呼日勒苏赫在随后的发言中,对普京的提议只字未提,这在外交场合被普遍解读为一种委婉但坚定的拒绝

要知道,蒙古国虽然蕴藏着丰富的煤炭资源,但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却相当匮乏,该国约92%的汽油、柴油以及居民生活所需的天然气都依赖从俄罗斯进口,按理说,在能源领域加强与俄罗斯的合作,对蒙古国来说似乎是件好事,但细细想来,如果一个国家的能源命脉完全被另一个国家所掌控,其能源安全将毫无保障,这显然与任何一个主权国家的利益背道而驰

更重要的是,蒙古国近年来一直在积极寻求摆脱对煤炭的依赖,大力发展清洁能源,而毗邻的中国,恰好拥有先进的光伏和风力发电技术及完整的产业链,相比之下,俄罗斯在清洁能源领域的优势并不突出,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何蒙古国对普京的提议反应冷淡了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到近期引发热议的中吉乌铁路项目,就在上合组织峰会召开前夕,呼日勒苏赫对乌兹别克斯坦进行了国事访问,访问期间,两国元首一致同意,将积极探索利用中吉乌铁路打造一条连接两国的"最便捷、最实惠"的贸易通道,力争将双边贸易额在现有基础上提升"5到10倍"

中吉乌铁路不仅是中国与中亚国家吉尔吉斯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之间的贸易大动脉,更可以通过乌兹别克斯坦现有的铁路网,延伸至土库曼斯坦,并进一步南下抵达伊朗,借助伊朗的铁路网和港口,中吉乌铁路的影响力甚至可以辐射到更广阔的海湾地区

尽管蒙古国与乌兹别克斯坦并不接壤,但蒙古国的货物可以通过中国新疆,经由中吉乌铁路运往中亚乃至海湾地区,毫无疑问,这对蒙古国来说,无疑是一条"最便捷、最实惠"的贸易路线

为了更好地融入这一区域贸易网络,蒙古国在2021年底通过了雄心勃勃的"新复兴政策"十年规划,计划新建4600公里铁路线,仅在2022年,就有3条连接中蒙的铁路项目破土动工,其中两条预计将在年内建成通车

可以预见,中蒙铁路一旦建成并与中国的铁路网实现互联互通,再通过中吉乌铁路延伸至更广阔的地区,必将为蒙古国的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使其摆脱长期以来过度依赖俄罗斯的局面

中国力量的加入,为蒙古国的基础设施建设、能源转型注入了新的活力,通过与中国的合作,蒙古国不仅可以获得更先进的技术、更符合国际标准的设施,更重要的是,可以摆脱对单一国家的依赖,拥有更多选择和更大话语权

长期以来,蒙古国一直奉行"第三邻国战略",试图在中俄之间保持平衡,并引入域外力量以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在当前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下,如何在中俄之间找到平衡点,是摆在每一届蒙古国政府面前的难题

特别是俄乌冲突爆发以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不断向蒙古国施压,试图拉拢其加入制裁俄罗斯的行列,但蒙古国深知,这样做只会损害自身的利益,毕竟,该国的能源供应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俄罗斯,一旦与俄罗斯交恶,谁来保障其能源安全?因此,蒙古国采取了一种相对务实的策略,在联合国大会相关决议的投票中,多次投出弃权票,既避免了激怒俄罗斯,也维护了自身的最大利益

蒙古国拒绝普京的合作提议,并非一时冲动,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决定,在"一带一路"倡议和中吉乌铁路项目的推动下,蒙古国正积极寻求与中国深化合作,以摆脱对俄罗斯的过度依赖,实现经济的独立和可持续发展,未来,蒙古国将会如何在这盘"大棋"中走下一步,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