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熟悉特朗普在首个任期内相关情况的人士称,特朗普曾在审查境外投资国家安全问题的会议上对情报部门的评估提出不同意见,主张如果价格合适,就应该向中国出售资产。
事实上,特朗普竞选期间曾称,他将对中国车企在墨西哥生产、出口的美国的每一辆汽车"征收100%的关税",但他"欢迎"中国车企在美国设厂,但前提是必须在当地招工。
"我会告诉他们,如果他们想在密歇根州、俄亥俄州、南卡罗来纳州建厂,他们可以。只要雇佣美国工人,他们就可以(建厂)。他们不能把中国工人派到这里来。"特朗普在去年3月在俄亥俄州的一次竞选集会上说,"……如果他们愿意这么做,我们就表示欢迎。"
在特朗普回归后,具有孤立主义色彩的"美国优先"政策高调回归并进一步加强。自1月上任以来,特朗普政府已宣布对中国商品加征10%关税;对所有进口钢铁和铝征收25%关税并取消对部分贸易伙伴的钢铝免税配额和豁免政策;决定对贸易伙伴征收"对等关税";计划对汽车、药品和半导体芯片行业征收25%左右的关税等。
针对特朗普当地时间19日称,他认为可能与中国达成贸易协议一事,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20日回应表示,中方已多次就中美经贸问题阐明立场,贸易战、关税战没有赢家,损害的是各国人民的利益。"我们坚决反对美方单方面加征关税的做法,双方应通过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对话与协商解决各自关切。中方将继续采取必要措施,坚定维护自身的正当权益。"
至于美国等方面炒作的中国新能源汽车"产能过剩论",中方已多次驳斥指出,美方所谓"产能过剩"不是市场定义下的结论,而是人为制造的虚假叙事,是美国搞保护主义、打压中国发展的又一例证;恐怕"过剩"的不是中国的产能,而是美国的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