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域外鼓动下的致命误判
美国的战略操盘助长了菲律宾的冒险倾向。6月28日,美日澳菲防长联合声明竟要求中国"不得对菲律宾采取反制措施"--这种"只许挑衅、不许自卫"的霸权逻辑,为菲方注入危险底气。随后美军"尼米兹"号航母闯入南海,日澳舰艇紧随其后,构成四国联动的威慑阵势。
菲律宾却误读了盟友承诺的含金量。当菲舰在黄岩岛挑衅时,美航母始终躲在120海里外避险航行;日本"出云"号停在200海里外,澳大利亚舰艇甚至未离港。这种"盟友在后,菲舰在前"的部署,暴露了马尼拉被当作"战略炮灰"的残酷现实。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专家杨霄的警告一针见血:"菲方是否想清楚,进一步恶化事态会否搬石砸脚?"
四、中国的反制与战略定力
面对挑衅升级,中国采取精准而分层的应对:
执法层面:海警依托《海警法》保持专业克制,以跟踪监视、水炮警示等非致命手段处置,碰撞后仍优先救助菲方落水人员
外交层面:制裁菲律宾《海洋区域法》起草者托伦蒂诺,冻结其在华资产,传递"反华必付代价"的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