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发现一个挺有意思的现象,身边不少年轻姑娘开始尝试不穿内衣了,尤其是95后群体,这事儿正悄悄流行开来。
有个专门聊新女性风尚的自媒体说,这种"不穿bra"的穿搭,已经成了95后新的审美偏好。
其实这事儿在国外早就不新鲜了。之前TikTok上就刮过一阵风,好多女孩晒出不戴胸罩的日常,相关的#累计视频都超过几十万条了,热度特别高。
要是回头看看内衣的发展,这百十年可真是变化不小。
1914年的时候,美国有位社交名媛用两块手帕加丝带,做出来第一款现代意义上的文胸,还申请了专利,算是现代内衣的"祖师爷"。
到了20世纪30年代,越来越多女性走出家门上班,内衣里慢慢加了尼龙和钢圈,美国的内衣公司还开始按罩杯大小给内衣分类。
1979年,有三位女明星一起发明了运动内衣,方便大家运动的时候穿。
90年代更有意思,麦当娜在演唱会上穿了一款圆锥形胸罩,是设计师让·保罗·高缇耶的作品,那前卫的样子,看着就像在表达女性自己的态度。
时装圈里,"维多利亚的秘密"大家肯定不陌生,它家的性感内衣特别有名,每年找顶尖模特走秀,那些昂贵又时髦的内衣一亮相,总能成时尚圈的大事件。
再说说咱们国内,民国初年有了"小马甲",样式比较窄。后来西式内衣传到中国,上海这些大城市的女性先开始尝试。改革开放前,大家穿的多是棉布背心、汗衫,设计简单,功能也单一。
改革开放后,国内内衣行业发展就快了,外资品牌进来了,咱们自己的品牌也跟上了。比如90年代的"爱慕",把钢圈技术用得很广,让内衣产品进步了不少。
那为啥现在大家不爱穿内衣了呢?主要还是穿着不舒服。
好多姑娘说,传统内衣又紧又闷,尤其是夏天,粘在身上特别难受,而且一直强调"聚拢"这种单一审美,也让人觉得有束缚。
有个网友分享自己的经历,说现在穿硬挺点的衣服就完全不穿内衣,穿软面料的就用胸贴防凸点,算下来一年比买胸罩省钱多了。
她还说,以前每天回家第一件事就是脱内衣,夏天脱下来感觉整个人都轻快了,后来干脆就不穿了。
不少人试过之后都反馈,不穿内衣肩膀不疼了,胸口也舒服了,皮肤上也不会有胸罩勒出来的红印子。
而且大家发现,之前担心的不方便或者不好意思,其实根本没发生。穿宽松点的衬衫、短袖,基本看不出来,尤其是男款衬衫,遮盖效果特别好。
国外有机构在疫情期间做过调查,欧洲大概4%的成年女性几乎不穿内衣。看来不管国内外,大家对内衣的需求正在慢慢改变。
不过也有专业人士说,年纪大了之后,乳房支撑力会下降,不穿内衣可能会有点下垂;运动的时候不穿,胸部晃动厉害也容易不舒服,这些还是得注意。
这股风潮也让内衣行业有了变化。有品牌去年营收降了不少,门店也关了一些;还有家以文胸为主营业务的公司,净利润跌了一半多,看来传统文胸没以前好做了。
那大家不穿文胸之后穿啥呢?胸贴、乳贴是常见选择,有人甚至用创口贴、运动肌贴,还有自带胸垫的吊带也很受欢迎。
社交平台上还有人分享穿搭技巧,比如穿胸前有印花、褶皱的衣服,或者叠穿马甲、背带裤,都能巧妙避免尴尬。
其实这事儿背后,也能看出大家对身材和着装的看法越来越多元了。不再执着于某一种标准,更在意自己舒服不舒服。
当然了,在公共场合还是得考虑社会规范,个人自由和公共秩序得平衡着来。
说不定再过些年,穿不穿内衣会像穿不穿袜子一样,就是个很平常的个人选择,没人会觉得奇怪了。
这种慢慢变化的趋势,还挺值得琢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