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 “劝和” 到 “递刀” 为何说特朗普不关心下一轮俄乌谈判?(3)

2025-07-22 10:31  头条

Part.

2

目前,美国国会两党议员正在推动一项制裁立法,该法案将授权总统对从俄罗斯购买铀、天然气和石油的国家征收500%的关税,且可能在本月底前将该法案提交表决,若法案通过,特朗普对俄政策的"急刹车"就有了法律扶手。

回看特朗普二次任期以来,对普京的态度数度翻转。

2月12日,特朗普与普京进行了一场正式电话会谈。会谈后,特朗普对外声称与普京超一个小时的通话,"富有成效"。

5月19日,特朗普与普京再次通话,持续两个多小时,双方都作出积极评价。

但本月以来,俄罗斯加强对乌克兰的袭击力度,特朗普对俄也突然"变脸"。7月3日,特朗普抱怨他与普京的通话没有取得任何进展,他对乌克兰问题感到"不满"。7月8日,特朗普在白宫内阁会议上谈及普京,更是飙了脏话。

7月13日,特朗普在宣布将向乌克兰运送"爱国者"防空导弹系统时,又再次对普京翻脸称,"普京让很多人感到意外,他白天说得很好,晚上却去轰炸。其中有一些问题,我不太喜欢。"

不难看出,特朗普所谓的"调停",实为双向施压:对俄放狠话,对乌加军援,但又想把账单甩给欧洲,以维持"美国优先"和军工利益双重面子。问题是,美军自身库存紧张,美国军工扩产龟速,而中东、印太也在抢占资源;再加上欧盟经济疲软,真要大把买单并不现实。特朗普想抽身,更多是政治表态,而非可行方案。

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 张弘:

特朗普政府虽积极推动俄乌和谈,但半年多来收效甚微。俄方立场持续强硬,对乌空袭强度较去年翻倍,导致乌境内人道主义危机加剧。国内选民因人道灾难加剧而对乌同情升温,倒逼政府内外政策承压,迫使其加速推进停火进程。这种背景下,特朗普对普京的不满情绪渐增,美国转而加大对俄制裁力度,恢复对乌援助,维持俄乌的战略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