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巨大军事压力之下莫迪服软了吗

2025-05-10 10:36  头条

5月8日,有印媒报道称,印度巴格利哈尔水电站已重新开闸,萨拉尔水电站大坝的三座闸门也已打开。令人尴尬的是,两天前,也就是5月6日,莫迪还大言不惭宣称要对巴基斯坦断水,而当时莫迪在一场国内的峰会上扬言,"印度的水今后只会流向有利于印度的方向"。

别看印度控制了印度河上游的东部三条支流,但其水资源控制能力有限。简单来说就是,印度目前无法随心所欲切断上游水源,以中断对巴基斯坦的供水,就像此次重新开闸放水那样,完全是现实所迫。有印媒指出,由于强降雨引发水位上升,为控制大坝的压力,于是印度政府开闸放水。要想更好控制水资源,离不开完善的水利工程,然而印度却缺失这一条件。

印度只在上游有一些小型水库,所能控制的水流总量占整个印度河的水流总量的4%还不到。不过,虽然目前印度控制水资源能力有限,但并不意味着印度永远不会具备这种能力,只要在上游建造更多的水利工程,"水武器"才能发挥出真正的效果。据称,印度已经在上游建造更多的水利工程,但至少要到2035年后才能完工。可见,莫迪扬言对巴基斯坦断水更多是一种强硬的政治姿态或报复性言论。

从这个角度看,印巴冲突演变为全面战争的可能性并不大,但可能会进入新一轮军备竞赛周期。过去两天,印巴冲突陡然升级,双方爆发了导弹互袭、空战,但并未出现武装力量侵入对方的领土或领空的情况,打击的目标也未深入对方腹地。更耐人寻味的是,尽管印巴已经大打出手,但双方国家安全顾问仍保持接触。另外,可以注意到,经历100多架飞机大战后,印巴似乎开始转向无人机作战。

5月8日,印巴各自向对方发动了无人机袭击,而相较于昨天的导弹对轰、战机对射,本轮无人机大战,烈度明显降低了不少。某种意义上说,印度在此次与巴基斯坦的冲突中得以实战检验该国武器装备的作战效能。然而,检验结果却让印度大失所望。无论是苏-30、米格-29或"阵风"战机,在巴空军歼-10C面前都落了下风,而在8日的无人机大战中,25架以色列制造的"哈洛普"无人机被击落,打破了"未曾有过成功拦截此类无人机"的纪录。

面对这一惨败,可能促使印度加速推进采购先进战机和无人机的计划,包括寻求引进美国的F-35战机,以及加强与英国、日本等国家在六代机研发领域的合作。当然,巴基斯坦可能也会向中国增购更多歼-10C,以及采购歼-35更先进的战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