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行业出口韧性:布局优化与风险管控
汽车行业分析显示,中国每年仅少量汽车出口至美国。根据券商研究数据,2024年中国对美出口汽车11.6万辆,其中包括特斯拉返销美国汽车,占中国汽车出口量的比重仅1.8%。某车企表示,从去年底传出特朗普政府将对中国产汽车加征高比例关税以来,公司及旗下相关整车企业已进行了积极调整,逐步降低对美出口。从总体看,此次特朗普宣布"对等关税"对公司整车出口业务影响不大。
华懋科技通过越南工厂向北美市场销售,2023年、2024年前三季度,该公司北美业务收入占公司总营收的1.14%、1.22%。该公司表示,北美业务收入占比较小,目前公司的全球化战略聚焦于东南亚、亚太及欧洲市场,公司越南新工厂预计于今年二季度正式投产,规划产能约20亿人民币,主要目标市场为东南亚、亚太及欧洲等地区。
电力设备行业某企业表示,美国对全球加征关税,目前主要对直接或间接出口美国的商品影响较大,公司目前直接出口美国的产品很少,影响可控。该公司在美国有光伏工厂,受特朗普政策影响,美国工厂效益短期承压,但公司也在积极研究对策,适应新形势下的中美经贸关系。
国产替代进程:本土化供应链构建
农药化肥行业的某沪市公司表示,公司主要出口产品为草甘膦,2023年和2024年境外收入占整体营业收入的占比分别为2.63%和6.74%,无直接向美国出口。该公司预计美国新关税政策对公司影响较小,且有可能利好相关产品出口。主要原因在于:草甘膦主要产能在中国,海外仅有拜耳(孟山都)。美国提高进口关税后,因拜耳的区位优势,其产品在美国的份额会进一步提高,进而因其产能有限导致其他主要消费地区(南美、欧洲、澳大利亚)的份额出现空缺。
家电行业某龙头公司称,公司在美国市场电视产品年销量约600余万台,约80亿收入,目前在美国销售的产品基本全部是由公司墨西哥生产供应,且完全符合美墨加贸易协定的要求。此次的关税政策对公司的成本影响几乎没有,之前是零关税,后续也是零关税。但可能需要关注市场需求下滑的影响。
食品饮料行业也展现出较强的本土化优势。东鹏饮料依托全产业链本土化优势,持续深化国产替代进程。据悉,公司目前主要原料采购及生产基地已实现100%国内布局,PET瓶、纸箱等包材供应商国产化率100%。通过自建智能化生产基地和数字化供应链体系,关键生产设备国产替代率近100%,有效抵御外部供应链波动风险。
乐惠国际表示,公司设备出口份额占到50%左右,超过90%出口到一带一路等发展中国家,"这次美国的关税政策对公司几乎没有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