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刚买4船美豆,特朗普又变脸,美方通告全球,下架大批中国货

2025-11-02 19:29  头条

中美会谈结束后的第二天,外媒记者就开始追着问,称美国贸易代表格里尔表示,尽管前一天中美达成了"贸易休战"的默契,但是美方对中方展开的调查还是不能停。

美国贸易代表格里尔

他这里所说的调查,指的是特朗普第一任期内中美达成的贸易协定,美方要调查中方"是否遵循了这一协定"。

这种"前脚握手言和,后脚挥舞调查大棒"的操作,让刚出现缓和迹象的中美经贸关系,又蒙上了一丝不确定性。

面对美方的反复无常,中方其实早有预料,并且提前留了一手。

在宣布调整出口管制措施的同时,中国商务部也强调"将研究细化具体方案"。并且针对港口费的措施,也将在美方暂停对华措施之后,中方再相应予以暂停。

说白了,本轮"关税战"是美国先挑起的,那么想要"休战",也得美方先做出让步,并且拿出实际行动来才行。

美国财长贝森特和贸易代表格里尔

而且关于稀土出口管制的细化方案,中方也将一步步调整,如果美方未来继续"开倒车",那么我们也完全有准备,随时可以对其实施更加精准的反制。

所以说,无论美方再怎么"嘴硬",终究还是不得不纠正错误,回到谈判桌上跟中方解决问题。

而换个角度,从美方的视角来看,明知道此举不可行,却偏偏还要在"休战" 背景下坚持调查,背后其实是美方"政治与谈判"的双重算计:

一方面,特朗普政府开启第二任期后,延续了一贯的"美国优先"政策,将贸易审查视为 "捍卫经济安全" 的手段、把"加征关税"作为吸引制造业回流的筹码。

然而现实情况却是,贸易审查难以落地、关税施压反噬自身。

美国参议院通过决议,要求终止特朗关税政策

就在当地时间10月30日,美国参议院通过决议,要求终止特朗普在全球范围内的关税政策。

参与投票的美国民主党参议员罗恩·怀登,就直接表示:"物价飞涨,让美国家庭承受着越来越大的压力。"

这也从侧面反映出,特朗普的那套"关税组合拳",不仅没能收获预期效果,反而加剧了美国民众的生存压力,渐渐难以为继了。

所以这个时候,只能通过其他手段,例如继续推动对华调查,来转移民众视线,塑造自身强硬形象。

美国总统特朗普

另一方面,从谈判策略看,调查是美方维持博弈优势的重要工具。

就在格里尔表态前一天,中方刚宣布将暂停10月9日出台的出口管制措施一年,这被外界解读为推动 "中美稀土休战" 的重要一步。

而稀土作为芯片、军工装备的核心原材料,中国在稀土加工环节的份额占到了全球90%,一旦加强管制,将直接影响美国高科技产业的"命脉"。

美方显然想通过调查,来保持对华施压的主动权,这种 "你退我进" 的套路,早在拜登政府时期就已经上演过了。

面对美方的 "两面手法",中方的应对,展现出了清醒的战略定力。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

我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在回应中直指核心,强调应落实中美双方达成的共识-- "压缩问题清单、拉长合作清单",既点明了中方的合作诚意,也划清了拒绝单边施压的底线。

商务部的行动则更具策略性:将暂停10月9日的稀土管制措施释放善意,但保留今年4月出台的管制框架,形成 "有限放松+ 保留筹码" 的平衡态势。

这种回应既避免了局势升级,又为后续谈判预留了空间。

而美方一边谈合作、一边加限制的做法,正在不断消耗其经贸信誉。

中国则不断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在"一带一路"倡议下扩大朋友圈,让美国单边施压的效果越来越弱。

中国稳步扩大对外贸易水平

总的来说,这场"休战下的暗战",最终会走向何方?取决于双方能否找到利益平衡点。

中方已用扩大农产品进口展现了合作诚意,美方若继续沉迷于 "极限施压" 的旧思维,只会得不偿失。

在全球化深度融合的今天,用对话代替对抗,才能真正解决问题、实现互利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