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强震第三天:高温下的曼德勒,食物与饮用水是最急需的物资

2025-03-30 21:24  头条

据缅甸国家管理委员会新闻信息组公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截至当地时间3月29日晚,缅甸28日发生的强烈地震已在全国造成1644人死亡、3408人受伤,另有139人失踪。距离震中17.2公里的缅甸第二大城市曼德勒市受灾严重。缅甸国家管委会新闻组3月29日通报显示,强震致使曼德勒地区1591栋房屋、670座寺庙、60所学校、3座桥梁和290座佛塔损毁。

地震发生后,曼德勒市电力系统几乎瞬间瘫痪,网络也随之中断,许多人与外界失去联系。此后,接连不断的余震让本就残破的建筑彻底倒塌,进一步加剧了灾情。"第一次地震后,很多建筑已经移位错位,随后6.4级的余震直接把这些建筑摧毁。"截至目前,曼德勒市已发生近20次余震,虽震级有所降低,但灾民仍不敢回到屋内,不少人被迫露宿街头。

由于地震破坏严重,曼德勒机场跑道受损,通往仰光的主要道路上的桥梁也遭到破坏,导致很多人被困当地。同时,电力供应依旧不稳定,部分地区依赖发电机供电,许多居民只能靠"蹭电"为手机充电,以便与外界保持联系。

曼德勒最大玉石交易市场对面的体育场空地,如今已成为灾民临时避难所,聚集了大量华人及当地居民。白天烈日当头,气温高达40℃,酷热难耐,人们只能寻找阴凉处暂避。

目前,灾区面临严重的物资短缺,食物、饮用水和帐篷等基本生活必需品供应不足。尽管部分社会人士和酒店免费提供米饭、粉丝和饮用水,但这种援助难以长期维持。在高温环境下,灾民们对水的需求量大增,而干净的饮用水却十分匮乏,这使得许多灾民变得更加虚弱。

此外,当地重型救援机械严重短缺,救援进展极为缓慢,无法及时打通道路、清理废墟,也难以将足够的食物和饮用水等物资运送到灾民手中。更令人担心的是,由于医院遭到破坏,医疗资源紧张,有人被迫在露天环境下接受手术,卫生条件极其恶劣。这不仅影响了伤病员的救治,也增加了疾病传播的风险,而食物和饮用水的缺乏会进一步削弱灾民的抵抗力,使他们更容易受到疾病的侵害。

食物和饮用水仍然是最急需的物资,帐篷的需求也极为迫切。在曼德勒市做日用品批发生意的华人黎艺夕表示,"目前好心人提供的免费食物和水不可能持续太久,在高温环境下,灾民们挨饿受渴的状况会越来越严重。" 国际社会的援助,或将成为缅甸震后救灾的重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