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休战期再延90天!博主:中美关税休战本质是技术性停火(6)

2025-08-15 15:10  凤凰WEEKLY

作为全球最大的大豆买家,中国2024年进口了约1.05亿吨大豆,其中不足四分之一来自美国,绝大部分来自巴西。在中美贸易摩擦加剧的情况下,中国尚未采购第四季度的美国大豆。随着美国收获和出口季节临近,引发市场担忧。业内人士纷纷表示,增加到目前的四倍绝无可能实现。

中国2024年进口约1.05亿吨大豆,其中绝大部分来自巴西。

转运贸易或成"新战场"

除了与中国进行谈判,特朗普还试图切断中国可能利用的贸易"缓冲区",转运贸易成为中美贸易关系中的新焦点。

近年来,凭借连接中国制造链与西方消费市场的独特区位优势,东南亚成为中美贸易博弈的前沿阵地。经东南亚转运的渠道屡次被美国指控为中国的避税"后门"。美方宣称,中企通过在东南亚的贸易开放国家设立的关联公司,将商品间接出口至美国,以此规避关税风险。

最新的贸易数据显示,2025年7月中国对美出口同比下降21.7%,对东南亚出口同期增长16.6%,反映出中国制造商正在积极开拓新市场,并充分利用允许经东南亚转运至美国的关税豁免政策。因此,美国对东南亚国家"火力全开",蕴含遏制中国之意。

美国商务部去年认定,进口在柬埔寨、马来西亚、泰国和越南组装、含中国元件的太阳能组件违反了美国贸易法。白宫高级顾问彼得·纳瓦罗更是声称,越南对美出口中有三分之一实为中国转运商品。

为了回应美方的关切,东南亚国家纷纷加强对过境贸易的监管。越南工业贸易部已出台新规,强化"越南制造"品牌防护,严查转运贸易;马来西亚宣布将统一发放"原产地证明",提升《战略贸易法》之下的审计力度,对空壳公司进行调查;新加坡则加强了信息披露要求,并加大对空壳公司的执法力度。

根据美越日前达成的协议,美国将对任何被认定为转运的商品征收高达40%的惩罚性关税;与印尼达成的协议亦提出,双方将就"原产地规则"展开后续谈判,以确保第三国无法借通道型贸易获利。

随着中企寻求规避美国关税,印度尼西亚等东南亚国家逐渐成为太阳能产业的新兴基地。

不过,从实操层面看,如何界定这种转运颇具挑战。例如,根据世界贸易组织(WTO)的规定,如果产品在当地制造过程中增加了至少40%的价值,或被实质性转型为新产品,比如iPhone的零件在当地组装成整机,将被视为当地产品。但特朗普是否会遵守WTO的规则,仍是未知数。

再比如,一件在越南组装,但含有大量中国零部件的电子产品,如何界定其原产地,也将成为争议焦点。

新加坡尤索夫伊萨东南亚研究院越南研究项目教授阮克江(Nguyen Khac Giang)指出,东南亚与中国的深度交织使供应链多元化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大多数国家都在走钢丝,谨慎为上--悄悄对冲,逐步实现多元化,避免做出明显选边的举动,实施战略上的模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