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外军机10米我飞行员丝毫不退 央视披露对抗细节

2025-05-22 15:46  头条

设想一下,如果你在高速飞行的机舱里,发现一名外国军用飞机,两机翼尖只有短短的十米,你甚至能看清对方飞行员的面部表情。

在这种情况下,普通人很难保持冷静,因为稍有不慎就会机毁人亡,这并非是危言耸听,而是真实发生的。

5月20日,央视军事报道中披露了中外军用直升机对抗的场景,外军一连10天来犯,双方飞行员最近对抗只有10米距离。

面对美军飞机的挑衅行为,我国又是如何做出回应呢?

狼烟不熄,雷霆出击

东部战区陆军某航空兵旅的飞行员王灵,向央视记者透露了自己在空中惊心动魄事件。

王灵向记者透露驱赶外机行为

他表示在接到任务后,让他战斗起飞,当时有外军向我国海岸线靠近,由于天气不好,起飞后需要考量各种情况。

当他起飞后发现,此时前方云和海已经连成一片,他随机下降了飞行高度,此时他看到了外国军机。

一架直升机是不可能如此胆大逼近我国领空,它的四周一定有其他的支援,果不其然,很快王灵就发现了一艘外军潜艇,突然外军机突然向我压艘试图逼退中方飞机。

然而王灵并未退缩,最近距离更是达到了10米,双方翼尖几乎就要擦出火星,十米!这是什么概念?零点一秒的判断失误,结果就是机毁人亡。

王灵说,他甚至能清楚看到对方飞行员的表情,估计那老外是算准了我们会躲。

可他偏不!航线保持得稳稳的,寸土不让,就这么僵持着,最后还是那架外军飞机自己先绷不住了,一个大角度机动,灰溜溜地脱离了,这不仅是勇气的比拼,更是技术的较量。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就在此事发生后的第二天,外机又折返回来,他们还专挑云层缝隙搞突袭,想借着云层躲猫猫,结果还是被我们的飞行员穿云揪了出来,三百米距离上再次逼退。

那段时间的日子可真叫一个"上紧发条",他回忆说,曾经有过连续十天的高度战备,十一次驾机紧急升空,就是为了应付那些不请自来的"客人"。

这可不是闹着玩的,每一次升空,都可能是一场硬碰硬的较量,你来我往,其实已经成了家常便饭。

这些空中遭遇,背后藏着的是更广阔的军事互动,双方都在试探,都在摸底,而像王灵他们这支陆航旅,本身也挺有意思,前身是陆军炮兵部队,2017年改成陆航旅。

直-19武装直升机

有些兄弟,执行任务时甚至是头一回飞海上,可就是这样的队伍,面对挑衅,照样敢冲上去掰手腕。

草根逆袭?陆航新兵撼老兵

这次唱主角的,是我们的直-19武装直升机,这飞机可有点东西,据说设计的时候就把直升机空战摆在了头等重要的位置,这在全球武装直升机里都挺少见的。

直-19这设计,就是奔着超低空、复杂地形去的,特别适合直升机之间"狗斗",更牛的是,我们还给它配了天燕-90空对空导弹,这可是世界上第一款专门为直升机格斗设计的导弹。

速度超过两马赫,射程十几公里,专门打直升机这种热信号不那么强的目标,一打一个准。所以,跟外军直升机这么近距离地绕圈圈,对直-19来说,可能真有点"牛刀小试"的意思。

而且,直-19自己也带着毫米波雷达,在编队里还能客串个小指挥,从而威慑他国军机。

对手反成磨刀石

外军飞机三天两头跑过来"串门",无非就是想看看我们的反应有多快,指挥流程顺不顺,家伙什儿灵不灵。

可结果呢?往往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我们不仅把挑衅给怼回去了,守住了自家大门,更重要的是,在这些真刀真枪的对抗里,实实在在地练了兵,攒了经验。

中国人向来就有股韧劲,压力越大、动力越足,这些外部的挑战,反倒像是催化剂,加速了我们军队现代化的脚步,战斗力提升的速度,恐怕连美军自己都没想到。

歼-20

随着歼-20这些新锐战机入列,整个作战体系也跟着升级,一线飞行员现在腰杆更硬了,处理起这些"麻烦"来,也更游刃有余。

不光是天上,海上的052D驱逐舰也没闲着,对外军舰艇的监视驱离也是常态。这种全方位的应对,让美军想占便宜的算盘,一次次落空。

血脉赓续,亮剑长空气如虹

这种"空中拼刺刀"的场面,很容易让人想起我们军队那股"狭路相逢勇者胜"的劲头。

从当年朝鲜战场上王灵大队那帮空中英雄,到如今驾驭着顶尖战机的新一代飞行员,这股血性胆魄,是刻在骨子里的。

不过,今天的较量,早就不光是拼意志了,现代空战,对飞行员的要求简直到了极限,动不动就得承受九个G以上的过载,一秒钟内脑子里得处理超过二十条信息。

王灵他们能在十米距离上保持冷静,做出正确判断,靠的是日复一日的抗眩晕训练、模拟对抗。

还有部队那套实战化的训练体系,奖惩分明,就是为了逼着大家在高压下也能保持最佳状态。

如今这世道,谁想在中国家门口耍横,都得先掂量掂量后果,这些惊心动魄的空中交锋背后,是国家整体实力,特别是国防科技(比如歼-20的隐身、北斗的导航)的硬气支撑,是科学训练体系的保障,也是后勤给力的体现。

但说到底,比技术装备更管用的,恐怕还是那份代代相传的精神,正如飞行员们常说:"我们拼到最后,拼的是一口气-这口气,是国家的尊严,更是军人的信仰。""

警报声再响,他们依旧会选择升空,迎向对手,这不是愣头青的冲动,而是基于强大实力和坚定信念的必然,毕竟,每一位飞行员的身后,是万家灯火,更是这个国家不容侵犯的主权和民族挺立的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