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看来最近一段时间的人民币的汇率波动可以视为积极主动的预防性贬值,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同样是一张反制牌,只是不像对美加关税等措施那么显眼,但同样是起到反击作用。
说白了,美国不就是想将一部分制造业产能带回去吗?众所周知,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工业国家,每年的制造业增加额远远领先任何国家,制造业回流美国必然导致国内产能过剩,贸易战打到最后比的是美国普通民众到底是买中国制造的进口商品还是美国本土生产达到东西。
价格上美国产品劣势明显,通过加关税把中国商品的价格拉上去,抹平价格差,这是提高关税所期望达成的根本目标。我们的重点是不让这种情况出现,要维持住中国商品的价格优势,反对"对等关税"是一个方面,用各种方式对冲关税影响是另一个方面,本币贬值是比较有效的方式之一。
因此,若中美后续经贸磋商未能取得实质性突破,美方执意维持现有高额关税或提出超出合理范畴的让利要求,我国预计将在汇率政策领域展现更高战略主动性。当前阶段具有预防性特征的汇率调整机制,或将演进为更具系统性的政策工具,通过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构建战略缓冲空间。
在坚持市场决定汇率基本方向的前提下,适度强化政策引导效能,使汇率波动区间与关税政策形成动态对冲。可以预见,在特定政策情景下人民币汇率的双向波动幅度可能进一步扩大,这既是应对外部冲击的必然选择,也是维护多边贸易体系稳定的重要政策储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