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龙离世细节披露:死因或系癫痫

2025-07-27 14:19  头条

传奇武打巨星李小龙1973年猝死在女星丁珮的香港家中,享年32岁,震惊全球。然而关于他的死因,只有推测是药物过敏引发脑水肿所致,官方一直没有确切说法。

时隔52年,无线新闻资讯节目《真相猜‧情‧寻》最近重新探讨"李小龙猝死之谜",并请到了关键人物丁珮现身说法。此外,节目也引述了多位医学权威说法,质疑李小龙真正死因可能并非药物过敏,而是未被揭露的癫痫症!

现年78岁的丁珮保养得宜,称当年透过邹文怀认识李小龙,后者太太莲达也在场。她赞李小龙很有魅力:"整个世界都喜欢他,我不喜欢他不正常吧。"

她在节目一再表示当年是李小龙主动追求,感激对方"情人眼里出西施","人家说我不好,但他觉得我好"。她认识李小龙后,包办他的发型及服饰,因此在片场被称"小龙女"。

然而,自李小龙死于丁珮香闺后,她仿佛成为公敌,所有责任都落在她身上,让她成为最痛苦的人。她一直躲在家中不敢外出,甚至曾连夜离开寓所避开媒体。她感叹:"说我给他吃什么毒药……头痛药又不是我发明的,为什么一定要赖我呢?"

她觉得谣言很幼稚"不知道很生气还是好笑",更质疑全世界妒忌她得到李小龙,但她也强调说"我不想得到他"。

另一方面,最新一集节目深入调查李小龙死亡之谜,访问了多位与事件有关的急救医生、法医、药物专家及亲友,并参考1973年法庭证词、验尸报告和相关医疗记录,提出新的医学推论。

香港首位药物过敏专科医师李曦指出,从验尸报告来看,李小龙的气管并未出现过敏反应常见的收窄现象。他也强调,李小龙并无药物过敏病史,且服用的头痛药为常见的阿斯匹灵类药物,首次使用即致死的几率极低。

而法医潘伟明也持相同看法,表示李小龙在去世2个月前(1973年5月)曾于片场出现高烧、呕吐、抽搐情况,送医后昏迷近2小时才苏醒。当时负责急救的医生证实李小龙曾出现脑部水肿症状。潘伟明认为,这两次发作若从病理角度观察,癫痫是唯一能同时解释的合理推断。

潘伟明也指出,原发性癫痫可能导致患者在睡梦中或休息时突然死亡,这也吻合李小龙当时在熟睡中昏迷、无人察觉的情况。据了解,李小龙曾接受美国医师处方服用止癫药物,但无法确定其是否有持续服药,增加了死因不明的难度。

此外,节目也披露,当年李小龙是在台湾女星丁珮家中昏迷,经私人医生朱博怀到场后送往伊利沙伯医院,最终宣告不治。过程中嘉禾创办人邹文怀多次成为关键角色。他被指在李小龙过世后,未如实向医生与警方提供完整病历,甚至误导指称李小龙是在自己家中倒地,引发外界诸多质疑。

节目也访问了当年参与抢救的麦海雄医生,据他透露,当时曾为李小龙进行长达30分钟的心肺复苏,但未见其他医生如常提供病情说明,甚至发现主治医生朱博怀"态度冷淡、毫无异样表情",令人感到不寻常。

麦医生也指出,签发死亡证明时,未见李小龙家属主动询问死因,这在临床经验中极为罕见。他原本判定死因为脑出血,但后来解剖显示脑中枢并无出血,才发现早先判断有误。

节目澄清另一长年流传的说法,即李小龙死于性行为引发的猝死(俗称马上风)。法医潘伟明指出,若死因与性行为有关,解剖时应能发现心血管或脑部异常,但李小龙的验尸报告并无相关迹象。此外,当年对李小龙遗体的"金枪不倒"传闻,也被当场参与急救的医生驳斥,指其肌肉线条明显但性器无异常现象。

节目引述匿名医学界人士指出,李小龙若真患癫痫,当年可能因时代医疗水平所限,未能确诊;也可能为维护"武术宗师"的英雄形象而刻意隐瞒,避免与"羊癫疯"等病名产生联想,影响其在影坛和社会地位。

不过,李小龙胞弟李振辉则不认同家族有癫痫病史。他指出,李小龙曾在美国接受详细体检,获医师评估身体状况如18岁年轻人般健康,未见重大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