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汉文帝登基后没多久,大臣们也就开始上疏请他尽早册立太子,汉文帝的长子刘启众望所归,不过却被刘恒拒绝了,他给出的推辞的理由竟然是自己德薄道浅,不是一位合格的皇帝,因此不希望自己的儿子继承皇位,而是希望大家择贤者为太子,大臣们一次上疏失败就再上一次,就这样被汉文帝三推三让,最后谁也没辙了。但这个事情又比较紧急,最后刘恒当机立断,决定就从他的几个兄弟,楚王刘交,吴王刘濞,淮南王刘长之中选择一个当储君,并且态度十分强硬。
难道说,搞了这么久的继承制,又要改回禅让制了吗?还是说,好不容易打下的江山,不传位给儿子刘启,却想要传给那几个王爷,是汉文帝伟大人格的体现呢?其实,这里面是另有圈套的。因为后来又经历了非常多的波折,大臣们一致认为,也只有天资聪颖,性格良善,温柔敦厚,深受拥戴的刘启能够继续统治江山。最后在百官的请命之下,为了江山社稷,为了天下百姓,汉文帝又不得不册立儿子刘启为太子了。如此一招"唱假戏",还真的是让人不得不佩服。
因此,很多人都说汉文帝其实是一个处事圆滑,行事风格委婉的人,但不管怎样,文景之治都是君主社会的第一个盛世,他的福泽荫庇万民,为大汉四百年天下做好了铺垫。这是属于他的功绩,历史是不会忘记的。对此,你有什么想说的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