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初三年(239年)六月,因为辽东郡东沓县官吏、百姓渡海到齐郡居住,曹芳下令将把原来的纵城改名为新沓县来安置迁逃过来的百姓。正始四年(243年)七月,曹芳下诏在魏武帝曹操的庙庭中举行祭祀仪式,祭祀已故的功臣。并且,曹芳正始年间,出现了著名的正始文学,代表人物有何晏、王弼、夏侯玄等,竹林七贤也曾活跃于曹芳在位时期。
三
由此,非常明显的是,曹芳即位之后的所作所为,显然非常符合明君的标准。伴随着年龄的增长,曹芳完全有机会取得更大的成就,乃至于青史留名。不过,大将军曹爽的篡权之举,逐渐架空了曹芳,导致其成为傀儡皇帝。正始五年(244年)二月,曹芳在曹爽的建议下,下诏令曹爽率兵伐蜀,结果无功而返。虽然讨伐蜀汉没有取得什么成绩,但是,大将军曹爽却更加变本加厉的篡夺曹魏大权。正始八年(247年),大将军曹爽听何晏、邓飏、丁谧之计,软禁郭太后于永宁宫,郭太后和曹芳告别时相对哭泣。
在古代历史上,皇帝年幼的时候,太后往往可以代替皇帝执掌朝政。现在,大将军曹爽将郭太后软禁,无疑是为了孤立曹芳这位皇帝,促使他在宫中无法获得什么帮助。更为关键的是,曹爽还安排自己的兄弟执掌曹魏都城的禁军,并且明升暗降,让司马懿担任有名无实的太傅。凡此种种,都意味着大将军曹爽可以在曹魏为所欲为了。面对飞扬跋扈的曹爽,曹芳只能接受傀儡皇帝的遭遇。
四
最后,正始十年(249年)正月初六日,曹芳离开洛阳去祭扫魏明帝的坟墓高平陵,曹爽兄弟均跟从。司马懿乘机上奏永宁太后,请废曹爽兄弟,并率兵屯司马门,控制曹魏都城洛阳。在高平陵之变中,司马懿除掉了曹爽及其党羽。但是,司马懿并没有将朝廷大权归还给曹芳,而是像曹爽一样执掌大权。同年四月,改年号为嘉平。于是,在大将军曹爽之后,曹芳要继续被司马懿这位权臣所挟持。司马懿死后,其子司马师把持朝政。嘉平六年(254年)二月,中书令李丰和张皇后的父亲光禄大夫张缉等人图谋废掉司马师,改立夏侯玄为大将军。对于曹芳来说,这是一个重新执掌大权的机会。不过,因为事情败露,司马师挫败了这场针对他的阴谋。在此基础上,司马师逼曹芳废黜张皇后,改立王皇后。曹芳因参与了李丰等人的图谋而不安,司马师则担心后患,秘密图谋废黜曹芳。
到了嘉平六年(254年)九月,司马师联合朝廷大臣废黜曹芳,将他改立为齐王。芳搬出洛阳,在河内郡重门营建齐王宫,所有礼仪制度都如同诸侯王的封国。在曹芳之后,司马师决定改立高贵乡公曹髦为帝。泰始元年(265年),司马昭之子司马炎篡魏,正式建立晋朝之后,封曹芳为邵陵县公。泰始十年(274年),曹芳去世,终年四十三岁,谥号厉公。总的来说,对于曹魏第三位皇帝曹芳,一生受到了曹爽、司马懿、司马师这三位权臣的挟持,可谓曹魏第一位傀儡皇帝。不过,和汉献帝刘协一样,失去皇帝之位的曹芳,还是获得了善终的结局,也即没有被司马氏赶尽杀绝,这已经是不幸中的万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