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抢夺别人的子女,杀害父母之外;刘彧在成为皇帝的第六年,已经将他的荒谬发挥的淋漓尽致,他在宫中举办了一场大型的宴会,让朝臣都来看不着寸的舞女表演,皇后不愿看,还被刘彧大骂是乡巴佬。
变态的刘彧也曾是一个君子
刘彧早年也是一个如玉的少年郎,史书上记载,"少而和令,风姿端雅"。那时的刘彧饱读诗书,文采斐然,通身的气派,再加上如玉般的脸庞,走在大街上回头率绝对是一道靓丽的风景。
在刘彧还是十几岁的少年之时,他就曾经撰写过《江左以来文章志》,才气斐然;后来他又凭着自己的才能将两卷《论语》做了注释。他的才华如此的出众,若不是刘子业的疯狂报复,也许他后来也不会成为那般疯狂的模样。
但不知是不是刘家的基因在作怪,刘彧那一辈的胖子特别多,就连刘彧也没有逃过发福的噩梦。
刘彧的腰围随着年纪一起增长,或许男人都逃不过变油腻吧,等到刘彧成年以后,他再也不是之前的那个芝兰玉树的翩翩少年郎了,他直接长成了一棵树,堵在那里别人除了理肉就什么都看不到了。
等到刘子业将自己的三个叔叔抓起来的时候,刘彧已经成为兄弟中最胖的那个了,因此荒唐的刘子业直接戏称自己的叔父为"猪王"。
在公元464年到465年这一年的时间里,刘彧受尽了屈辱,若非他的兄弟刘休仁的风趣,或许他等不到复仇的那一天。等到刘彧起势之后,面对侄子刘子勋起兵造反想要趁机夺位,也是刘休仁等一众兄弟站在他的背后。
只是那时的刘彧心理已经在屈辱之下变了样子,他做不到刘休仁那般的乐观,也没办法将自己的郁闷排遣,那个才华横溢的刘彧彻底的回不来了。
刘彧因为过胖没有生育能力,就将自己的妃子送人,等到妃嫔怀孕之后他再"去母留子",这些孩子被当做他的亲生子女养大,但是那些生下孩子的母亲就没有那么的幸运了。同样惨遭毒手的还有那些拥立他的弟弟们,为了避免皇位被夺,他就直接将刘休仁等人杀了,完全不念当年刘休仁在刘子业手中将他保下的情分。
因为皇位能够给他带来安全感,他就直接迷信的避讳来祈求自己的皇位长久一点。当时百姓要避讳的字词多达上千个。京师的宣阳门在百姓的俗语中被称为白门,在刘彧没有继位之前,人人都这样叫,但是刘彧不许。丞相在上奏的时候,脱口而出这二字,刘彧立刻骂道"白汝家门",翻译成白话大意就是骂宰相一家,只是那个时候骂人在词语方面要文雅的很多。
有时候一个人的悲剧会造成很多人的悲剧,在刘彧的残忍之下,谁又记得他最初的模样了呢?那个如玉的少年就这样丢失在了岁月中,再也回不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