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桓公的孩子气体现在哪里?有哪些事迹吗?(2)

2025-06-26 15:02  互联网

蔡国君也生气了,转头就把妹妹嫁去了楚国;自己不要的,被别人拿走了,齐桓公就像一个熊孩子,一下就火冒三丈,立刻就带兵去攻打蔡国。蔡国在看到齐国的军队后立刻就认怂了,齐桓公觉得没过瘾,转头就挥师找楚国打架了。但齐桓公来到楚国后,被忽悠了一番,立刻就大手一挥回去了。"楚子使与师言曰:'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不虞君之涉吾地也。"

本来这事儿就这么过了,但偏偏他带着军队从楚国撤离后,想想又觉得不得劲,掉头回去觉得不好意思。这样的喜形于色的齐桓公像极了一个"熊孩子",哪里有半点国君的样子。

齐桓公的孩子气,还体现在任用官员方面。易牙、竖刁、开方三个人是天子近臣,以费尽心思讨好齐桓公,获得了齐桓公的信任。管仲和鲍叔牙都曾劝齐桓公远离他们,可是虚荣心被满足的齐桓公,孩子气又上来了,鲍叔牙都让他们三离开了朝堂,齐桓公又把三人找回来了。为这事,鲍叔牙都被气死了,齐桓公却依旧和他的三个玩具玩的开心,觉得他们不是坏人;活脱脱一个不听大人话,被人拿着糖果诱惑了的熊孩子。"管仲死,而桓公不用管仲言,卒近用三子,三子专权"。

齐桓公的孩子气还体现在他不会隐藏自己,就连仆人都能揣测他的心思。齐桓公刚和管仲定下讨伐卫国,下朝后就立刻被卫姬发现了;齐桓公因为卫姬不打卫国了,管仲又一眼看破。甚至齐桓公要讨伐莒国时,全国上下都知道了,就齐桓公还傻傻的以为自己瞒的很好。但就是这样的不会隐藏的齐桓公才显得可爱,毕竟比起一个不露声色的君王,那个一眼就可以看破的齐桓公才更加像一个普通人。

或许齐桓公在继位后,依旧没有把自己当一个君王,依旧保持着最初的那份天真吧。虽然齐桓公是春秋霸主,但更多时候,他依旧是那个无拘无束的公子小白,是那个顽皮但是听话的"熊孩子"。这样的齐桓公真实,又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