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苦和穷困从未磨灭贾松良内心的光芒,他倍加珍惜读书的机会,勤奋刻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19岁时,正在读高三的贾松良因为表现突出被吸收加入中国共产党,并成为全校高三年级第一位共产党员,后考入北京俄语学院留苏预备部学习。
1957年9月,因国际形势变化贾松良服从分配,进入清华大学无线电系学习,并在清华遇到了一生的伴侣叶德培。
我想做的事她一直都非常支持,"大一时,我和叶德培是同班同学,后来变成了同年级不同专业,大三时,叶德培请我做她的入党介绍人,这个过程也让我们互相了解。"
共同的坚定信仰、共同的人生追求,使得他们确信对方就是值得托付一生共同奋斗的伴侣,两人在大四正式确立了恋爱关系。
1963年,26岁的贾松良毕业后留校,在清华工作的37年间,先后在电子系、绵阳分校计算机系半导体专业微电子所担任教师,并参与多项大国重器相关科研工作。
贾松良工作照片,摄影1987年
贾松良编写和参与编译、审校的已出版的著作和译著等十余种
他先后参与航天、卫星发射等相关国家某些重大工程用关键电子元器件的质量保障和失效分析工作、载人航天-空间站电子元器件保障工作,为国家解决多项"卡脖子"技术难题。提出了元器件、芯片背面多层金属化、低应力、抗锈蚀、抗热疲劳等一系列高可靠封装设计技术。取得10余项重要科技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三等奖、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北京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等奖项各一项。
退休后,继续在学校参与到课题组的人才培养和科研工作中,并兼任载人航天元器件专家组专家。
2019年9月,贾松良荣获"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