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在事关中国议题方面,具体细说的话,又可以分为四个部分:第一,如何继续阻拦中国与俄罗斯的经济联系?第二,随着中国经济军事实力的增强,北约是否加以扩大,建立"亚洲北约";第三,在当前南海、台海以及半岛局势紧张的背景下,北约将会采取何种形式介入其中;第四,欧洲区域和亚太两个战略区域是否合二为一,以及如何来应对中国的崛起?
简单点说,此次北约峰会依旧是在老调重弹的炒作所谓"中国威胁论",以便为北约东扩亚太制造"合理借口"。就目前情况来看,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4国将是北约极力拉拢的对象,其实这一点早有迹象,在2022年俄乌军事冲突发生后,上述四国就一直在参加北约峰会。而日本、韩国也早就扮演起了"引狼入室"的角色,日本不仅寻求加入北约,甚至还试图与北约国家进行所谓"核共享"。至于韩国早已加入了北约卓越合作网络防御中心,成为首个加入该机构的亚洲国家。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北约极力拉拢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4国的时候,在中方接下"挑战书"后不到24小时,作为北约"带头大哥"的美国却主动往后缩了。8号当天,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欧洲事务高级主任卡彭特在回应记者提问,北约加强与亚太盟友的合作,是否会将第五条集体防御条款扩展到亚太盟友?他的回应是,北约不会将集体防御条款扩展到"印太地区",北约的集体防御和威慑能力局限在北约盟国领土所在的欧洲大西洋地区。不过,同时他也强调,但北约会寻求扩大与地区国家开展合作对话。从卡彭特的这番话不难看出,虽然美方没有明确表明北约会东扩至亚太,组建所谓"亚太北约",但所谓"寻求扩大与地区国家开展合作对话"其实本质上就已经是"亚太北约"的翻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