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一出事,沙特就变脸了?按美国要求,开始对中国投资关上大门

2024-05-23 17:43     头条

伊朗一出事,沙特就变脸了?按美国要求,开始对中国投资关上大门

近日,伊朗总统莱希意外遇难,整个伊朗政坛迎来了大变动。

就在这一特殊节点,美国和沙特却正在达成一项"双边防务协议",一旦协议达成,那中国将很难在沙特展开投资。

那么,这一切到底是怎么回事?美国许诺了什么好处?让沙特不惜背叛中国这个老朋友?

一、伊朗出事,美蠢蠢欲动

据报道,5月19日伊朗总统莱希在出席一场活动后,乘坐直升飞机返程时,却意外失去了联系,后来才知道飞机发生"硬着陆",机上所有人员全部遇难。

但因事故地点地形复杂,且浓雾遍布,使得搜救难度增加,直到次日早上才发现直升机残骸,确认了莱希总统遇难的消息。

伊官媒就此事故报道时,将事故原因归于"技术性障碍",但前外长扎里夫认为,此次事故是美国的错,美国对伊朗出售的飞机零部件采用禁运措施,才导致几十年的飞机出现了故障。

当然,外界不少人认为,此次事故可能是美以两国动的手脚,毕竟美以多次暗杀伊朗科学家和高官,如2020年伊朗将军苏莱曼尼就遭美无人机的袭击。

只不过,美国第一时间澄清此事,称从事故现场看,该事件不存在谋杀行为。

其实,近年来美伊关系十分紧张,特别是特朗普时期,美方加大对伊朗的制裁,使得两国再次走上对立矛盾中,而莱希当时就被美方列入制裁名单内。

因此,莱希就任总统后,扬言不会和美方妥协,也不会和拜登政府会晤,因此这次莱希遇难美方似乎没有任何同情之心。

反而,在这一特殊节点下,美方蠢蠢欲动,和沙特方面眉来眼去,双方很快就敲定了一项历史性"双边协议",这是咋回事?

二、沙特变脸了?

众所周知,沙特和伊朗虽然都信仰伊斯兰教,但前者是逊尼派,后者是什叶派,双方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

但随着中方在中东影响力的提升,且和沙、伊两国关系都很友好,在中国的斡旋下,2023年3月两国在北京迎来了世纪性"握手",恢复外交关系。

可就在伊朗出事后,沙、伊两国的合作就隐隐受到冲击。反而当天,外媒就透露沙、美重新回到谈判桌,双方即将达成历史性协议,难道沙特变脸了?

其实,美、沙两国的双边谈判早就开始。自去年中国促成沙、伊世纪"握手"后,美国自认为在中东影响力下滑,这才急不可耐地促成沙、以两国建交,企图在中东事务上扳回一局。

但随着巴以冲突爆发,美、沙谈判就此告一段落,直到今年4月份两国重回谈判桌上。而布林肯更是频频到访沙特,向其伸出橄榄枝。

布林肯4月底中东之行结束后,近日美安全顾问沙利文再次来到沙特、以色列,同两国最高领导人会面。

白宫5月20日时透露,沙利文在推行美沙合作协议上有重大进展,目前协议已接近尾声。

沙特官媒也称,美沙双方已基本达成了战略协议,双方为巴勒斯坦问题将寻求一条可行之道,包括落实两国方案、加沙停火等。

据透露,美沙协议主要包括2个问题,其中一个问题是针对中方,这是咋回事?

三、对中国的投资大门关闭?

在这次的美沙协议中,美国承诺可为沙特发展民用核能方面的技术,也可在半导体产业、人工智能领域提供合作支持。

但美方却要求,一旦美沙协议达成,沙特必须关上中国的投资大门,且要用自身的影响力,带动其他阿拉伯国家一同响应。

就在不久前,沙特代表团还来华访问,计划邀请中方达成5000亿元的未来城合作项目。一旦美沙达成合作,恐怕中国在沙特的投资就不会太容易了,特别是敏感项目更要小心才行。

美方还要求,沙特和中方的军事合作暂停,且接下来中沙的石油贸易要采用美元结算,并要求沙特稳定石油价格,不让其再次上涨。

美国之所以如此要求,说白了就是想要打压中国在中东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在给出沙特众多好处的基础上,让沙特给中方制造难题,毕竟沙特在中东也是数一数二的大国。

实际上,多年前美国就曾斡旋"沙以和谈",只是沙特提出的这些要求,当时美国一直卡着不同意。但为了对抗中国在中东的"大和解"战略,美国下了血本。

而沙特为了拿到美国在技术、经贸上的支持,还是答应了下来。其实就在5月上旬,官方背景的Alat基金就公开表示,只要美国愿意,随时可以解除和中企的合作。

Alat负责人称,美国在人工智能、芯片等产业上全球第一,Alat和其合作好处多多,6月份两国还会继续展开深层次的合作。

显然,沙特已经向外界表明了要和中方切割的意图,以得到美国方面更多的合作项目,也是为了表忠心。

四、"美沙合作"能否达成?

"美沙合作协议"除了特别针对中国外,还有一个要求就是"沙以建交",只要沙特同意,那美国就可为沙特提供正式的防务合作,这意味着沙特今后在中东可以横着走了。

美国还许诺,还可为沙特出售性能先进的F-35战斗机。而在此前,沙特虽一直渴望拥有这款飞机,但以色列方面一直拒绝,以至于美沙合作难以达成。

可见,为了能够促成"沙以握手",美国真是舍得啊。

其实,在巴以冲突前,以当局也将"沙以建交"列为优先级外交事务,这符合以色列的发展现状。

虽然以色列是中东大国,却很少参与中东事务,无法发挥自身的影响力,主因是政治基础太差,目前只和6个阿拉伯国家建立外交关系,很难成为真正的中东强国。

但沙特作为中东强国,其政治实力雄厚,和其建交足以可以缓解以色列在中东的尴尬政治立场。

不过,沙特虽然渴望拿到美国的技术和防务合作,但也是有底线的,那就是要求美国必须促停巴以停火,对加沙加大人道主义救援,并致力于让巴勒斯坦建国。

沙特之所以开出这个条件,还因它一直是阿拉伯世界的领袖,自然要从中东局势上考虑,如果能够促停巴以停火、巴勒斯坦建国,那沙特的影响力将不可同日而语,成为在国际有影响力的地区性强国。

只是,以总理内塔尼亚胡为人十分固执,就算已被国际法庭逮捕,遭到欧洲多国的批评,仍然坚持要消灭哈马斯组织,完成加沙"去军事化"的目标。

因此,以当局是不可能承认巴勒斯坦国,也不会立即停火的,美国方面很难让以当局就此事上做出让步。

五、中方必须警惕

虽然美国很难促成"沙以建交",但两国计划达成"小协议",也就是用经贸合作换取沙特对中国的合作限制。

只是,沙特在协议尚未达成前,也留下了一个小心思,那就是限制投资而非拒绝投资。沙特官员称,只要中企的投资符合沙特的法规和利益,仍然备受欢迎。

显然沙特并不傻,毕竟中沙两国在多年的合作中交流密切,在军事、能源、经贸等多个领域已深入合作,两国在2022年的双边贸易额就已突破1160亿美元。

沙特也曾多次对外称,他们和中、美两国从不玩"零和游戏",不会站队二选一,更希望在两国之间保持平衡,彼此实现利益最大化。

再者说,沙特好不容易和伊朗和解,自然不希望再多一个"冤家",会尽可能维护两国的友好关系,因而同美国的合作不会违背中东利益。

不过,美国在中东事务上的渗透,中国需要万分警惕,尽快平复因莱希遇难而造成的中东乱局,团结更多的中东国家,无视美国在中东内部的挑拨离间,摆脱美国霸权的束缚和控制,这样中东才能真正迎来大一统,成为比肩欧盟一样的地区性联盟。

中国还要继续加强自主创新能力,掌握核心技术,优化在中东的投资结构,提高竞争力,早日瓦解美国在中东的布局。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