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社会纷纷劝说俄乌双方停火,罗马教皇更是劝乌克兰"举白旗",其中的原因是什么?而泽连斯基公开拒绝"举白旗"的底气又来自什么地方?中方开展穿梭外交,只为劝和促谈而努力,具体又做了什么?
近日,瑞士媒体提前透露了此前对罗马教皇方济各的一次采访内容,采访中,方济各在回应当前俄乌冲突话题时提到,有人认为现在基辅需要有"投降"和"举白旗"的勇气。他表示,"当你意识到自己被击败,事情进展不顺利的时候,就要有勇气去谈判。"尽管方济各过去多次强调谈判解决俄乌冲突的必要性,但这是他第一次在谈论俄乌冲突时使用"举白旗"和"被击败"等词语。而他上述这番言论也把国际舆论的目光再次锁定到了俄乌冲突问题上。
事实上,近段时间以来,有关通过谈判来解决俄乌冲突的呼声正日益高涨,比如,土耳其要举行和平峰会,希望尽快结束战事;瑞士也在准备举行和平峰会,还希望中国来帮忙促成。此外,中国也早已行动起来,为俄乌和谈铺路。本月初,中国政府欧亚事务特别代表李辉就启程接连访问俄罗斯、欧盟总部、波兰、乌克兰、德国和法国,为推动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开展第二轮穿梭外交。世界多数国家也对中方此行寄予了厚望,期待缓解紧张局势。
为什么国际社会选择在此时加大力度的劝和促谈呢?究其原因,主要体现在4个方面:第一,西方国家的对乌军援已经明显出现了问题,作为力挺乌克兰的美国,600亿美元的援助迟迟不到位,还试图将包袱甩给欧洲,加之今年是美国的大选之年,拜登政府也顾不上乌克兰危机了;第二,欧洲内部对继续援乌也有不同意见,存在明显的分歧,虽然当前欧盟对乌援助法案是通过了,但是落实起来依旧困难重重,这有可能导致欧洲内部分裂,因此一些欧洲国家也不再把援乌当成所谓"捍卫民主"的责任;第三,乌克兰经济下滑严重,没有能力独立自主地支撑战事,另外,乌克兰缺乏兵源,没有更多有经验的战士在前线抵抗;第四,俄罗斯已经从西方的制裁中缓过劲了,新型武器也投入到战场,在此情况下,乌克兰今年大概会遭遇更多的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