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咀嚼喂食也可能传播病毒
从名称来看,亲吻是婴幼儿患亲吻病的主要原因,不过李静告诉九派新闻,"由于亲吻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是唾液和飞沫传播,除亲吻之外,口对口喂食、咀嚼喂食、舔食餐具等,都可能将病毒传染给孩子。"
在采访中,李静分享了两个令她印象深刻的亲吻病患者案例。其中之一是两岁多的王朔(化名),湖北省农村地区的一个留守儿童,其父母在深圳工作,孩子跟着爷爷奶奶生活。
由于在家中反复发热,王朔在当地医院治疗近一周后,仍高热不退。转到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时,其颈部淋巴结与眼睛严重肿胀,经过检查、问诊等流程,最终确诊了亲吻病。李静称,在问及孩子在家中的看护情况时了解到,疼爱孩子的奶奶担心王朔吃花生米会呛入气管,于是将花生米咀嚼碎再喂给孩子吃。李静补充说,当时也为孩子的奶奶做了检查,结果显示其携带了EB病毒,但没有出现任何症状。
对于这种情况,她解释称,"成人的EB病毒携带率较高,但由于成人的免疫力较强,所以病毒在成人身上往往是携带的状态,未呈现临床症状"。
另一个病例是一位二胎家庭的新生儿。据她回忆,"七八岁的姐姐当时在上小学三年级,每次放学后抱着刚出生的弟弟亲,最后弟弟被确诊为亲吻病"。
讲述完上述病例后,她总结道,在儿童人群中,EB病毒携带率达到85%以上;成人中的这一数字为90%~95%,所以不仅成人,儿童也要回避(对婴幼儿的)亲吻。
【3】建议六种人群不要亲吻孩子
春节作为中国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之一,是阖家团圆的日子,人们常通过亲吻、拥抱等方式表示爱意与思念。不过,要意识到的是,婴幼儿不同于成人的身体免疫机制,在对抗病毒方面更加脆弱。
"无论从生理学、解剖学还是免疫学来看,儿童(的免疫系统)实际上都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完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感染了病毒就会出现一些临床表现,严重的还可能出现并发症甚至死亡。"李静表示。
为避免婴幼儿感染EB病毒,她提醒以下人群最好不要亲吻孩子,并给出了相应的解释:
1、口中或面部长了疱疹的人群:说明已感染了疱疹病毒;
2、感冒的人群:本身已感染了病毒;
3、感染幽门螺杆菌的患者:幽门螺杆菌也是通过唾液传播的;
4、有牙齿疾病或口腔疾病的人:口腔中的病原体、病原菌比较多且复杂,对自己来说是没有症状的,但对孩子来说可能是致命的;
5、化妆人士:化妆品含有一些化学物质,对孩子的健康是不利的;
6、抽烟人士:由于身上、手上、衣服上残留尼古丁,在亲吻孩子或抱孩子时,孩子可能吸入二手烟。
在新春佳节之际,如何让孩子远离"亲吻病"?对于家长与亲友,李静给出以下建议:
1、注意口腔卫生,成人口腔中携带的细菌种类较多较复杂,尽量不要亲吻孩子;
2、与孩子保持一定距离,说话、接触等可能将病毒通过飞沫传播给孩子;
3、给孩子准备一套专用的餐具与水杯,不要与别人混用,尽量走到哪里把餐具带到哪里;
4、帮助孩子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饮食均衡,不偏食、不厌食、不挑食,增强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