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遇害初中生家属将提起民事赔偿,杀人者父母需要赔偿多少钱?
河北邯郸13岁初中生被同学杀害并埋尸一案已经发生了一段时间,三名不满14周岁的犯罪嫌疑人均已被刑事拘留,接下去将进入批准逮捕、公诉、宣判等刑事诉讼程序。三人杀害同学时均未满18周岁,不能判处死刑,最高刑罚为无期徒刑,同时根据法律规定18岁以下罪犯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所以最终的处罚结果大概率是有期徒刑,可能在3-10年之间。
我知道绝大部分人无法接受这样的结果,但在当下的刑事法律制度下是无法改变的,我们可以期待针对未成年人犯罪方面的规定未来能因这起案件有所改变。
另一方面,三名未成年行凶者的父母将受到什么样的处罚?民事赔款如何计算?本文简单分析一下。
首先,不存在"子罪父偿"的可能。刑法上是没有连带责任一说的,谁犯了罪谁担责,现代司法体系下无连坐或犯罪代罚制度,所以杀人者的父母肯定不会被判刑。
当然,如果在侦查中发现了成年人帮助处理尸体等违法犯罪行为则要另说,这属于新案情,不在讨论之列。
其次,未成年人的民事行为能力不全,监护人(主要是父母)需要替他们承受相关行为产生的不良后果,比如民事赔偿等。
杀人属于侵犯他人生命权的行为,适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其中主要有两个赔偿项目。
(1)丧葬费
《司法解释》第14条规定,"丧葬费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标准,以六个月总额计算。"
本案发生在河北省邯郸市,计算丧葬费的标准是河北省2023年职工月平均工资。截至当下河北官方只公布了2022年的职工月平均工资,为6211.08元/月,先按照该标准计算可得丧葬费共计3.73万元。假设2023年的人均工资在2022年的基础上上涨5%,那么最终的丧葬费在3.91万元左右。
(2)死亡赔偿金
关于死亡赔偿金的规定出现在《解释》的第15条里。原文为:"死亡赔偿金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标准,按二十年计算。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
遇难者为13周岁的未成年人,不满60周岁,所以死亡赔偿金就是20年的2023年河北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根据河北统计部门公布的数据显示去年当地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3631元,死亡赔偿金为该数字的20倍,也就是87.26万元。
(3)精神损害抚慰金
精神损害抚慰金即我们常说的精神损失费,司法解释并没有给出明确计算标准,具体金额与多方面因素有关,需要由遇难初中生的家属先自行提出,之后由法庭判断是否合理。
不考虑精神损害抚慰金的情况下丧葬费与死亡赔偿金合计91.17万元,算上精神损害抚慰金后的赔款总额应该在100万元以上,由三名行凶者的父母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什么是连带赔偿责任呢?比如,遇难者父母可以向三名行凶者里的其中之一的父母追索所有赔款,不是只能获赔三分之一,至于赔了所有钱的人如何找另外两人追偿不关遇难者父母的事情。
最后,如果民事判决作出后三名初中生的父母拒绝赔钱该如何处理呢?
第一,遇难者父母可以拿着生效判决书请求人民法院强制执行。除了划拨赔偿资金、拍卖房产外有能力履行却拒不履行者将被限制高消费、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员名单。
第二,《刑法》中有关于不履行法院判决、裁定的处罚条款。第313条规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3-7年有期徒刑。换言之,拒绝赔款最多可能会被判入狱7年 。
我知道生命是不能用金钱衡量的,但我也清楚当下法律框架内针对3名"小恶魔"的处罚只能做到上文所提的程度,而怠于管教导致3人做出如此丧心病狂之举的监护人需要付出相应的代价,经济上的付出是重要形式之一。
如果行凶者的父母还有点良心,那么他们应该主动赔款并且拿出高于法律规定的金额,哪怕为此倾家荡产也在所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