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约峰会开幕,36国不许中国帮俄,话音刚落,中方专机直飞俄罗斯。

2024-07-15 11:33  头条

俄乌冲突持续了两年之久,并且美西方国家打的这场代理人战争还已经有了失败的迹象,而此时也恰巧碰到北约峰会的召开。

今年也是北约成立的第75周年,在这个有着独特意义的时间里,北约峰会上也出现了具有"独特意义"的事。

在这次的北约峰会上,美国联合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36个国家联合向中国施压,不准中国帮助俄罗斯,但随着他们的话音刚落,中方高层的飞机便飞向了俄罗斯。

36国向中国施压

俄乌冲突爆发后,美西方国家不仅对乌克兰进行了援助,还对俄罗斯进行多方位的制裁,而为了防止俄罗斯突破防线,美西方国家便开始对中俄进行"抹黑"。

面对美西方国家的威慑,其余国家也只能暂缓与中俄合作的想法,而对于中国而言,美西方国家则利用"扣帽子"的手段来限制中国和俄罗斯的合作。

美国就曾以中方向俄罗斯提供军事材料援助为由,对中国企业进行制裁,并且在G7峰会上还不断的谴责中国大小银行的做法。

如果G7峰会上只是指责,那么这次北约峰会便是明面上打压中国。

当地时间7月9日,为期三天的北约峰会正式在美国华盛顿召开,而此次除了以往的32国最高领导人外还出现了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韩国的身影。

而此次额外被邀请的国家无一不是亚太地区国家,有分析人士认为,邀请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韩国便是为了遏制中国发展而做出的铺垫。

而随着四国参与北约峰会之后,"北约亚太化"的问题也开始引起了广泛关注,北约组织相比其他组织不同点便是,它是一个以美国为首的军事同盟组织。

不少人认为,此次美国邀请四国参加便是为了加强北约在亚太地区的国家的合作,并试图在亚太地区建立新的北约组织。

而这一行为也将进一步引发国际上的动荡,对于地区的对立和矛盾也将进一步激化。

在北约峰会还没开始前,美国便对华开始了口头打压,当地时间7月7日,美国媒体《华尔街日报》报道称,美国政府将会在北约峰会期间,联合与会各国点名"批评中国"。他们将在峰会后发表联合公报,指责中国在俄乌冲突中"支持俄罗斯"。

而此次美国便是想借助36国一起向中国施压,让中国断绝和中国之间的合作,由此可见,在全球化的今天,美国仍然在用冷战思维组建属于自己的"小圈子"并没有顺应全球化的趋势。

而美国给中国扣下的"帽子"也是子虚乌有,中国站在中立立场之上没有任何动摇,而军用材料也绝大部分来源自西方国家。

但美国"抹黑"中国的决心仍然没有停止,他如今正在试图运用"三人成虎"的方式对中国进行"抹黑"。

但如今北约国家已经连欧洲地区都自顾不暇了,欧洲极右翼势力的实力在不断激增,对乌克兰的援助也逐渐让各国出现了疲态,支援国内人民怨声载道。

国内人民开始呼吁各国家停止对乌克兰进行援助,而在欧洲还保持清醒的国家匈牙利也开始致力于俄乌冲突和平解决而到处奔波了。

中国专机飞往俄罗斯

面对美国联合36国对中国的施压,中国没有理会,在7月9日,中国高层乘坐专机便飞往俄罗斯商议重要合作。

代表团此行的目标,是和俄方主持"东北-远东"政府间合作委员会第五次会议。

双方对于"东北-远东"合作发展充满信心,中俄双方认为"东北-远东"具备充分的活力,便对关键的图门江、黑瞎子岛进行合作商议。

而这一行为便狠狠的打到了36国的脸上,中国始终独立自主,面对中国内政上的问题,坚决抵制外国干预。

更何况,振兴东北是中国的重要战略,而此次中俄双方达成合作也对振兴东北有着极大的益处。这种合作不仅能够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还能加强两国之间的友好关系,为东北地区的繁荣注入新的活力。

在图门江出海口问题上,中俄双方便同朝鲜一起达成了共识,中俄朝将在共同维护地区安全与稳定的基础上,推动三方经济合作与发展。

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贸易往来、深化能源资源合作,三方将共同探索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新路径,实现互利共赢的目标。

两国的合作并没有因为美西方国家的制裁而出现动摇,这便是基于两国长期以来的深厚互信和战略共识。这种合作建立在相互尊重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基础之上,超越了短期利益的考量,体现了长远的战略眼光。

反观欧洲国家,在紧随美国的步伐对俄罗斯实施制裁并支援乌克兰的过程中,他们自身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他们不仅没有获得胜利,反而在欧洲内部引发了一系列的矛盾和分歧。随着制裁措施的持续,欧洲的经济也感受到了压力,出现了增长的疲软迹象。

经济的不确定性和全球化逆流导致欧洲境内的保护主义情绪逐渐抬头。这种情绪在政治议程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一些政治力量开始呼吁采取更加内向型的经济政策,以保护本国产业和就业不受全球化竞争的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