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长期感到乏力,竟然发现一家四口3人“吸血鬼病”!网友:怎么感觉我也有……(2)

2024-06-19 15:29  杭州网

医生抽丝剥茧"破案"

竟是得了"吸血鬼病"?

反复乏力、检查结果提示"贫血" ……详细了解了林女士的病情后,赵宏主任医师一时也犯了难。

"肝脏疾病、感染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精神疾病、药物使用都会导致乏力。" 他解释,将林女士收治入院完善相关检查后,都没有发现异常,林女士平素身体也很健康,没有长期使用药物的情况。

眼看治疗就要陷入困境,随着对过去一年所有检查结果的细致分析,治疗团队敏锐抓住了一个"有趣"的规律:林女士最主要的异常指标"血色素",检验数值会反复跳动。

"有时候前一天她的血色素还超过90g/L,但可能第二天一下子就降到50g/L。"赵宏主任医师表示,这种短期内突然性的血色素降低主要有三种考虑:

第一种,血红蛋白丢失,可以简单理解为失血,但既往检查发现她不存在溃疡,也没有体内出血,基本可以排除这种情况。

第二种,溶血性疾病,也就是红细胞被大肆破坏,超过骨髓造血的代偿能力,像溶血性贫血就是最常见的一类。但骨髓穿刺等检查结果也排除了这种可能性。

第三种,红细胞合成异常。那么,只剩下第三种可能性,红细胞合成异常。"案情"分析到这里,医疗团队脑海中冒出了一种疾病:卟啉病--一种虽然罕见,但近几年因别称"吸血鬼病"而被大众熟知的疾病。

什么是卟啉病?

卟啉病是由于人体内酶的缺乏或活性降低导致血红素合成受阻,从而造成卟啉代谢障碍的疾病。因该病患者在阳光刺激下会有瘙痒、灼热、肿痛的感觉,就像吸血鬼一样畏光而被称为"吸血鬼病"。

但林女士只是乏力不适,没有任何皮肤症状,也是这种病?

"卟啉病的症状表现复杂多样,除了皮肤光敏感之外,还会表现为严重腹痛、呕吐、便秘、肌肉疼痛、无力或麻木、抽搐、精神障碍、意识模糊等。 "赵宏主任医师解释,尽管表现不特异,但它却是影响血红素生成的较常见原因,仍需重点排查。

最终确诊

还发现子女也有这种病

明确方向后,林女士接受了肝脏穿刺,结果没有发现铁元素沉积,可以排除肝源性卟啉病。同时,她还经历了"晒尿"--一般来说,卟啉病患者的尿液在阳光照射下会变成酱油色,但结果没有发生变化。

但这些都不是诊断卟啉病的"金标准"。随后的高通量基因测序证实她的FECH基因突变,属于红细胞生成性卟啉病。

造成林女士反复乏力、贫血的"凶手"终于被揪出。然而,卟啉病目前没有特效疗法,针对不同类型治疗方案也不同。 但如果不接受治疗,可引起肝肾功能损伤,发生其他危及生命的情况。经过对症治疗,林女士的乏力情况已有所好转,可以自主行动,但未来她还需要长期服药和随访。

如果你以为

这起"悬案"到此结束了,

那就大错特错了!

连锁反应让林女士一家的命运

更扑朔迷离。

因担心遗传问题,林女士的儿女也接受了基因检测,结果发现同样存在卟啉病基因纯合突变。 这意味着,尽管现在还未发病,但在诱因诱发下,他(她)们也可能随时发病。而林女士的爱人经检测则是杂合突变基因携带者,不会发病。

一家四口人,3人竟都有可能发作"吸血鬼病"!这样的结果着实令人震惊。

浙大一院感染病科常务副主任(主持工作)杨益大教授解释,卟啉病的诱因包括感染、劳累、应激、月经、妊娠、药物(如乙醇、巴比妥类、磺胺类、雌激素等)等,疾病发作往往"突如其来",也无法有效预防。但建议有高危家族史的人员可接受遗传学检测和咨询。

有网友表示自己可能也有类似症状

医生提醒,乏力是生活中很常见的未分化病症,如果长期乏力无法缓解,可能提示存在健康问题,应及时到医院就医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