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为什么德国这么不情愿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高额关税呢?说的直白点就是,德国与中国汽车产业链供应链深度交融,强征关税不仅意味着真金白银的损失,也是对欧洲发展繁荣所依赖的自由贸易环境的破坏,同时还将严重伤害中欧之间已有的政治互信,进而丢失双边合作共赢的更广阔空间。要知道,过去10年里,宝马、奥迪和奔驰在中国就销售了1920万辆汽车,占每家汽车制造商全球销量的30%至40%。
数据是不会骗人的,朔尔茨政府也都看在眼里。在欧盟做出上述决定前,宝马、大众、法拉利等众多欧洲车企也表示出了明确的反对。宝马集团董事长齐普策则直言,欧盟此举就是在"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对于欧盟随美起舞,配合美方对华打响"关税战"的行为,中国商务部也已明确指出,欧盟此举就是以"公平竞争"为名,行保护自身产业之实,是赤裸裸的保护主义行为,其结果就是"严重扰乱和扭曲包括欧盟在内的全球汽车产业链供应链,并将对中欧经贸关系产生负面影响"。
眼下可以看到的一个趋势是,如果欧方选择跟中国携手,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开展层次更深、范围更广的合作,这必将为欧洲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开启一条新的道路。现在路已经给欧洲指出来了,至于怎么走就看欧洲国家自己了。是一味的随美起舞,在保护主义甚至孤立主义道路上一路走到黑?还是提升自身的产业竞争力,与中国走出一条合作共赢的道路?利害得失就在这一念之间,欧盟还是要好好想想清楚。倘若欧盟一意孤行,中方的反制手段有很多,并且反制也绝不是嘴上说说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