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否是支原体感染“大年”?多呼吸道传染病交织,抗生素被滥用了吗(2)

2023-11-20 14:25     中国新闻周刊

郭威分析说,目前在血常规检验效果不佳的情况下,他所在的武汉同济医院已经开始使用抗原和核酸检测进行支原体肺炎的诊断,其中核酸检测更快速,灵敏度也更高。但目前,能做核酸检测的医院并不多,快速检测则更少。

杨武认为,"一刀切"进行先化验后治疗会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基于病原体种类的大规模诊断也是不现实的。在医院日均接诊量巨大的前提下,每个病人都查一遍多病原体,时间、资源、人力代价都很大。如果基于症状、体征、拍片结果、社交关系等能够基本确认是支原体感染,就不需做病原体检测。对孩子而言,还需考虑其周边的高危因素,如班级已有多人支原体感染,那么不需要病原体检测也能基本确定。如果孩子有尽快返校上课的需求,为了防止病原体后续传播,也会建议积极治疗。

鉴于支原体对阿奇霉素的耐药性,关于患者吃阿奇霉素等抗菌类药物是否有效,郭威认为还是因人而异。阿奇霉素的有效性在人群中总体下降,但具体药效与人的体质和用药经历有关。广泛的抗菌类药物使用肯定会增加病原体对此类药物的耐药性。对于有呼吸道感染症状的病人,医院在明确患者想要尽快康复的意愿后都倾向于给药。再加上阿奇霉素等抗菌类药物可以自购,一些家庭内滥用抗菌类药物的状况进一步加剧了耐药率的升高。

蒋荣猛指出,某个微生物对某些抗菌药物具有耐药性不意味着该药完全无效,主要还看临床效果,如治疗3天仍然发热、症状不缓解甚至加重,也不能只考虑耐药性,还得考虑有无混合感染、出现并发症等因素。通常,临床症状只有中低热、流涕、打喷嚏等上呼吸道症状时,可以观察,不用做病原检测和抗菌药物治疗。如果病情较重、有肺炎等并发症或有重症高危因素,则推荐抗菌药物治疗。

杨武称,耐药性主要跟药物的不规范使用有关,如使用时机、剂量、频次、疗程不恰当等。未受支原体感染的患者因为误诊而使用抗菌类药物,不会导致病原体的耐药,而是会延误病情,导致病情加重。目前,仅靠常规化验很难做出准确病原体诊断,因此门急诊对呼吸道感染患者的抗菌药物开具率比较高,有的国家或地区可达70%甚至90%。

至于是否要完全确诊后再考虑用药,郭威认为需要和接诊实际情况相结合。考虑到医院接诊容量,患者不一定能实现快速确诊,但去医院诊断、拍胸片等可以为积极的早期用药提供依据。如果出现明确的炎症、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尤其在医生高度怀疑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情况下,即使没有确诊,依然可以进行诊断性治疗,但是不主张大家完全没有任何依据地使用抗菌类药物。蒋荣猛表示,就其接诊经历而言,类似感冒的轻症患者占支原体感染患者的八成以上,轻症只需对症用药,不需要抗病菌药物介入。轻症患者或无症状人员应尽量减少前往医院的次数,防止交叉感染。

近日,媒体还报道了安徽省儿童医院一日高达67例"洗肺"的现状。在国家卫健委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儿童医院主任医师王荃表示,"洗肺"或肺部灌洗是指通过纤维支气管镜进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是临床上治疗重症支原体肺炎的手段。对于轻症而言并不是常规检测或治疗项目。只有当患儿出现黏液拴的阻塞、肺不张等严重情况时,医院才建议做灌洗。杨武分析说,肺部灌洗是特殊的检测手段,只有在抗原检测等手段失效后才会考虑。肺部灌洗需要使用支气管镜,是有创检查,孩子也比较痛苦,一般不轻易使用。

需扩大接诊量,实现病患分流

针对目前媒体报道中提到的"混合感染""叠加感染",杨武解释说,混合感染是指个体层面,某人同时感染两种或以上病原体。但在人群层面,同时流行多种病原体叫多病同发。流感季多病同发在全世界范围内都不是新现象,只是某一时期哪种病原体占主导的问题。对个体来说,同时感染多种不同病原体是比较少见的,属于小概率事件,占发病人群的5%以下。

多病同发已经造成了全国多地医院接诊压力加大。根据北京友谊医院微信公众号11月3日发布的消息,自9月上旬以来,医院儿科就诊人数上升,两个院区日均门急诊量可达1600~1800人次,门诊运转压力较大。赵玥称,其带女儿做的血液常规快检,大约一个小时就出了结果,而有些病情复杂的患儿光是等待检测结果就等待了8小时,整体排队和等待时间较长。

杨武称,目前医院确实面临一定的接诊和检测能力不足的问题。国内大部分城市的儿童医院不多,一城一两家。北京有4家儿童医院,全市二级以上医院将近300家,但根据央广网报道,仅有79家二级以上医院开设了儿科专业。不同医院的接诊能力和容量也不一样,例如一些医院一天只开几个诊室,社区医院又几乎不接诊儿童发烧病例,导致短时间内的大量发烧病例都聚集于儿童医院。

前述重庆呼吸科主任医师表示,医院应对能力是有限的,多种呼吸道疾病的应对需要依托于整个医疗体系。目前的 "供需矛盾"表明,需要增加接诊相关疾病的医院、扩大接诊容量,进行病患的有效分流。例如,增加社区医院对于发热病人的接诊能力。接诊体系也应设置分级,尽量减少医院内交叉感染的现象。对于社区来说,增加接诊能力的手段包括补充药物、检测手段,提升医生水平等。

杨武提出,目前需要提升社区对病例的判别能力,建议轻症患者居家治疗。对于儿童来说,接诊时最需要关心的不是体温有多高,而是有没有出现惊厥、脏器功能损害等症状,以及不吃不喝多睡眠等表象。其他可观测症状还包括,高烧下手脚温度是否冰凉,是否出现呕吐、肢体活动障碍等,如果没有这些症状,那么居家观察治疗即可。

金冬雁称,在香港老人流感疫苗接种率可达六成,疫苗接种可以极大减轻医院的诊疗负担。应对多种呼吸道传染病,应首先考虑在社区为易感人群接种疫苗,特别是免疫力较低的老人群体,以及容易发生聚集性感染的儿童群体。

多位受访者称,应对冬春季呼吸道多种疾病感染,最好从以下三个方面推进:一是扩大医院接诊容量;二是做好病患的社区分流;三是采取先看轻重症、再看病原学的层次化病情评估。(文中田菲、杨武、赵玥为化名)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