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自使用"聪明药"就是吸毒?
依照我国法律,非法吸食或注射国家规定管制的、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行为,就是吸毒。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律师张明在接受中新社国是直通车采访时表示,私自服用所谓的"聪明药"等国家严控的精神类药物,涉嫌构成吸毒。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及相关规定,对于吸食、注射毒品者,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二千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另根据《戒毒条例》的规定,对吸毒成瘾严重者还需要实施强制隔离戒毒。
至于非法倒卖"聪明药"的人,张明表示,违反国家规定,向吸毒、注射药品的人提供国家规定管制的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向走私、贩毒的犯罪分子或者以牟利为目的,向吸毒、注射毒品的人提供国家规定管制的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的,依照刑法第三百四十七条的"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的规定处罚,根据具体情节,可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最高可判处死刑。
家长购买"聪明药"会被处罚吗?
张明表示,要根据具体情节判断,尤其从国外代购这些违禁药品的代购者,可能会被作为贩毒犯罪的共犯惩处。
他提醒,迷信"聪明药"就是吸毒,一旦尝试就有背上吸毒污点的风险。构成贩毒罪后果非常严重,所以无论家长还是考生,切莫对这种有害无益的"聪明药"抱有幻想。
有真正的"聪明药"吗?
国家药监局官网早在2018年就发布提示称,我国从未批准过任何"补脑"保健功能的保健食品。
因此,所谓让人"变聪明"或"有利于考试发挥"的药物并不存在。
如何在考试时保持良好状态?潘霄给出三点建议:
一是调整状态。在备考最后阶段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睡眠和休息,不要让自己一直处于"紧绷"状态。此外还可以适度运动来缓解压力,但不要过度。原则上不要打破包括运动在内的平常习惯,以免发生疲劳等不良状态而影响考试;
二是调整作息。根据高考时间调整睡觉、休息、饮食以及用脑习惯。经过几天时间训练,让身体在不同时刻调整到相应状态,不让生物钟与考试时间矛盾;
三是正视紧张。适度紧张并不都是坏事,可分泌肾上腺素,有助于提高大脑思维活力。只要没有出现影响正常行为的情形,不必过于在意。包括家长和考生本人,要更多保持日常习惯,不刻意强化或改变,保持平常心,反而更有益于状态平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