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审题、作答? 2023年高考作文命题思路解析(2)

2023-06-07 13:57  封面新闻

以上两则材料以生动形象的语言说出了普遍道理。据此写一篇文章,体现认识与思考。

设计思路:

材料一,吹灭别人的灯、阻挡别人的路,看起来抢了一时"先机",实则为人不齿,终将被排斥。生动朴素的文字中所蕴含的为人处世之道启人深思。材料二,借"一花"和"百花"阐述了部分和整体的辩证关系,"一花"和"百花"相互联系,"一花"之美是在"百花"中得到凸显的,而"百花"之春又建立在"一花"基础上。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不同国家之间的联系、人与集体及社会的关系,莫不如此。材料一与材料二并举,构成了对话关系。材料一说的是不应怎样,材料二提供了行动思路。

在把握两则材料的内涵、关系基础上,可写的空间与切入角度相当多。熟悉政治、了解国际大事的同学可就一些重大问题发表见解,例如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文明的多样性、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也可结合当下核心技术领域"卡脖子"困境的解决,去探讨科技发展中的自力更生与借鉴学习。"认识与思考"不是在讲立意和结论本身,重点在于立意与结论的形成过程。

三、新课标I卷

试题内容:

好的故事,可帮我们更好表达和沟通,可触动心灵、启迪智慧;好的故事,可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可展现一个民族的形象……故事是有力量的。以上材料引发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设计思路:

材料列举了"好的故事"在不同情境和场合发挥的不同作用,最后一句话"故事是有力量的"是材料主旨。考生可根据材料所列举的代表性场景内容,展开联想和思考。

远在原始时代,人类就通过讲述神话和传说,团结部族,形成合力;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常通过寓言等故事阐发学说;秦汉以来,故事变得日益丰富,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和喜闻乐见的表达方式;当代社会,各类故事层出不穷,像我们熟悉的革命英雄的事迹、春天的故事……极大丰富了我们的精神生活。大多数考生成长过程中都有听故事的经历,对各类故事的力量都有着或多或少的真切感受,因此本题题材范围很广,考生可根据材料列举的内容,展开联想和思考。

好故事有不同评判标准。有的故事胜在情节曲折,有的胜在人物生动;有的通俗易懂,有的思想深刻……一般来说,从故事内容着眼来判断优劣,是考生比较熟悉的方式,至于故事的讲述方法,是对故事力量的进一步理解,是对故事艺术的进一步认识,也是题中之义。这个话题不同文体均有可发挥优势的地方。

四、新课标II卷

试题内容:

本试卷语言文字运用II提到的"安静一下不被打扰"的想法,在当代青少年中也不鲜见。青少年在学习、生活中,有时希望有一个自己的空间,放松,沉淀,成长。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

设计思路:

这是一道读写结合类型作文题,写作与卷内其他模块材料有一定关联性和对话性。

对青少年来说,"自己的空间"具有独特精神价值,是放松心情、安放心思、积蓄力量、为继续成长加油充电的地方,那里有自己的烦恼与愿望,以及朋友的友谊、社会的关切、未来的想象等等。可通过对自己空间内容的介绍,或就怎样打造"自己的空间"立意行文,展示成长故事;可就为什么想有"自己的空间"倾诉心声,与父母师长对话,告诉他们对"自己的空间"不必过虑,这是成长过程中的正常现象;可思考"自己的空间"的存在意义,比如可暂时得到放松,可沉淀情绪、思考和想法,让自己更好成长;还可反思"自己的空间"的局限性,避免只从自身角度、单一视角来认识和理解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