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拥有庞大国内市场,可利用其来完善产品、降低成本,然后把产品输往世界其他地区。不久后,医药、电信、零售、消费品和金融服务等行业也将面临同样压力,其核心市场会有大量新的中国竞争者出现。仅举一例:中国在医药研发方面已紧跟美国,占全球总支出的20%,美国为50%。中企尚未取得巨大进展,但用不了多久,就会挑战辉瑞、葛兰素史克等公司。
中国的第一波工业化主要是为发达国家提供廉价的制成品。事实上,这有利于老牌制造企业,因为他们可以从中国采购商品并将现有品牌推向中国,从而大大降低生产成本。如今中国的第二波工业化将构成直接挑战。西方需清醒地认识到中国向西方自认为垄断的尖端、知识密集型产业进军所带来的威胁。认为我们可以用补贴和产业战略来竞争的想法是不可取的。
若拜登愿意,可向绿色能源等产业投入数千亿资金,欧盟也会拼命效仿。但若以为我们可以与中国抗衡,是可笑的。他们在这些方面领先我们太多,也非常善于调动资源发展优先产业。西方要想赶上甚至超越中国,唯一的办法就是释放创业精神,创造新产品和新制造方式。如果现在还不行动,我们与中国的差距会进一步拉大,可能再也无法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