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将领、谋士的损失来看,曹操基本没有损失
自古就有"千军易得一将难求"的说法,一位将领是一支大军的灵魂,没有卓越的将领,有再多的大军都是土鸡瓦狗,不堪一击,赤壁之战曹操虽然大败,但是跟随曹操南下荆州的将领曹仁、徐晃、牛金、乐进、于禁、张辽、张郃、朱灵、李典等将无一损耗。
与曹操相比,袁绍在官渡之战就损失惨重了,颜良在白马被关羽斩杀,文丑死于乱军之中,张郃、高览投降曹操,淳于琼被乐进斩杀,不仅如此谋士也死伤不少,许攸投靠曹操,沮授被曹操俘虏,随后又被杀死,田丰又因为内斗被袁绍自己处死,官渡一战袁绍可谓是丢光了家底。
刘备在夷陵之战的失败,与袁绍不相上下,张南、冯习、傅肜与沙摩柯等将战死,黄权投降曹魏,马良在武陵被吴军杀害,杜路、刘宁等将投降吴军,刘备提拔起来的新一代将领,在夷陵之战中损失惨重,一举葬送了蜀汉强盛的希望。
曹操本身的军事才能,远不是袁绍、刘备可以比拟的
曹操的崛起和强大,不仅仅是属下谋士的谋划,更是曹操自身军事才能的卓越表现,曹操非常喜欢钻研兵法,熟读孙武、吴起等前代的兵法著作,并根据自己的作战经验,写成《兵书接要》一书。
而且在曹操之前,《孙子兵法》并非目前传世的十三篇,而是有八十二篇,曹操从中精选十三篇进行注解,开创了《孙子兵法》十三篇传世的先河。
在用兵方面,史称他"行军用师,大较依孙吴之法,而因事设奇,谲敌制胜,变化如神。自作兵书十万余言,诸将征伐,皆以新书从事,临事又手为节度,从令者克捷,违教者负败"。
所以说在军事才能上,曹操是理论和实战都非常过硬的选手,相比刘备和袁绍,一个以仁义见闻于世,一个以世家大族笼络人心,在军事才能上相比于曹操就显得比较弱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