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乡,成为收果子的人
高中毕业后,王光强考上了四川电影电视学院的播音主持系。两年后,弟弟王光成也如愿进入了四川师范大学的音乐学院,就读美声专业。在拍摄《汶川的孩子》时,李太山曾为这部纪录片预想过结尾:王光强站在婚礼或者舞台中央做主持,王光成受邀歌唱表演。但现实中,王光强的生活走向已经有所不同。
高中毕业那年的暑假,王光强为了凑够上大学的学费,跟随母亲到萝卜寨附近的水墨风景区摆摊卖山货。那是一段非常辛苦的日子,每天早上6点背着货物出门,晚上10点之后才收摊回家。"在26天的时间里,我凑到了一万二千块钱。那以后,我就在心里种下了一颗想做生意的种子。"
上大学后,作为班里为数不多的羌族人,他误打误撞地用山里的风干牛肉打开了学校里的市场。后来短短半年时间,王光强的"阿坝小王子"牛肉干就发展了上千个线上代理,专业课老师也成为他的客户之一。就这样,他不仅挣出了自己的学费,还时不时能给弟弟一些生活费。
临近毕业,王光强面临着人生最重要的一个选择题:一边是高薪稳定的工作甚至是央视实习的机会,一边是艰难的返乡创业之路,王光强选择了后者。父亲对他的决定很不理解:在上一代人的思维里,卖山货不需要读书,读过大学的孩子,鞋边不该再沾土,无论如何"不得行"。
2017年,四川九寨沟发生7.0级地震,农产品运输受阻,许多水果滞销,这件事深深触动了王光强。他想起汶川震后的两三年里,通向外界的路几次被泥石流冲垮。当时正是樱桃成熟的季节,母亲只能徒步十几公里走到集市去售卖。看着母亲眼神里的落寞和满身的疲惫,他想,要是能有人进汶川收果子就好了。
2017年的那个秋天,他成了那个收果子的人,将九寨沟成熟的西梅运出深山。地震阻断了九寨沟到成都的交通,王光强只能选择将西梅拉到更远的甘肃售卖。甘肃当地的西梅市场饱和,价格也被压得很低,王光强基本没赚到钱,但九寨沟的果农挺过了震后第一个秋天。
扎根,为滞销农货打开销路
坐在货车的驾驶室,王光强双手小心地把着方向盘。从汶川县城到萝卜寨樱桃园的路不好走,车道狭窄,路面布满山上落下的碎石子,车子常出现颠簸。这是他从萝卜寨运送樱桃出山的必经之路。
2019年,王光强在抖音电商注册了账号"阿坝小王子",开始试水抖音带货。最初他上架了曾在校园里广受欢迎的牛肉干,第一次开播就吸引一大波粉丝下单,光打包发货就用了整整三天。在这之后,他通过直播将销售范围从牛肉干扩大到汶川大樱桃、青红脆李和糖心苹果。
一直以来,王光强都坚持自己去田间收货,在当地众多收货的商贩中,他给出的单价比市场价高出一两毛,收购农产品也是现称现结,绝不拖欠果农的钱,还会优先考虑家中有困难的农户。"他们把果子卖给我,任务就完成了。"通过直播带货,王光强有效解决了当地农民以往水果滞销的困扰。
在做电商的过程中,王光强也很看重消费者的购物体验。当地负责分拣水果的工人都是朴实的汶川人,有时看到果子只是有一个小伤疤,手一松便放过了,消费者收到坏果的情况时有发生。王光强找他们谈话:"吃这些樱桃的人,可能就是当年给汶川捐款捐物的人。因为一个小小的举动,把整个汶川的形象都弄坏了,值不值得?"从那以后,坏果率直线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