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裸贷5千4个月变550万,裸照短信还被发给亲朋好友,警方提醒!(2)

2023-05-09 11:07  北京日报

年化超2000%高利非法放贷

3名嫌疑人落网

当张女士签下共计550万元的借条后,王某等人就开始利用各种方式催款,连番"轰炸"张女士的手机,还将她的裸照与视频一次次发给她进行恐吓。

"张女士这个精神状态是越来越差。父母带张女士去绍兴市第七人民医院就诊,根据医生的诊断,张女士有中度的抑郁。在跟家属的交流的过程中,张女士有多次离家出走,有多次萌发要自杀、跳楼的这种念头。"民警说。

调查清楚事实后,四月初,越城警方锁定了3名嫌疑人张某、闪某和王某,迅速到河北廊坊一出租屋将3人抓获,现场查证涉及借款对象50余人,涉案金额上百万元。

据犯罪嫌疑人交待,他们从2022年初开始在网络打广告吸引像张女士这样的贷款人,以年化超2000%的高利非法放贷,造成多名贷款人不堪重压离家出走、精神抑郁等,社会影响恶劣。

目前,这3名犯罪嫌疑人因涉嫌非法经营罪、诈骗罪以及催收非法债务罪,被公安机关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警方提醒,办理贷款应选取有正规资质的金融机构,如发现遭遇"套路贷",要避免因一时冲动直接与对方产生暴力对抗,同时尽可能完整地保存相关证据,尽快向警方求助。

民警提醒广大群众,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遇到经济方面的问题时,要主动和家里人进行商量,不要通过网络上不正规的借款渠道去借款。

延伸阅读:

非法集资+暴力催债,高利贷毒瘤只能"愿打愿挨"吗

高利贷,是指索取特别高额利息的贷款。因为"利滚利"孳息,老百姓把高利贷的利息,形象地称作"驴打滚"。那么,多高的利息才算高利贷?这头"驴"打个滚,能卷走多少钱?最近爆出的一则新闻,是上海一位大学生借款4万元,半年时间变成欠款100多万!由于学生群体自控能力弱,加上涉世未深,正在成为高利贷的新目标。

学生群体深陷高利贷,并非个案;农民群众深陷高利贷,并非个案;中小企业深陷高利贷,并非个案……这些现象,引起了很多人关注:为什么这些年高利贷愈演愈烈?高利贷是非法的还是合法的?法律对高利贷究竟是怎样规定的?

在老百姓眼里,法治就是公众行为有法律规范,遇事有法律保护,别总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高利贷血泪太多,悲剧太多,法律的篱笆应当编的更密实。现在看,实践已经提出这个要求了:管住高利贷,绝不能让悲剧一再上演!

问题一:谁是高利贷

关于民间借贷的利率,央行是这么规定的:民间借贷的利率可以适当高于银行的利率,但最高不得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4倍。超出此限度的,超出部分的利息不予保护。

可能是缘于这条规定,社会上约定俗成地认为,民间借贷只要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4倍,就是高利贷。可是,随着利率市场化,银行的贷款基准利率也在变,多少算是超出4倍?具体认定存在难度。

针对上述问题,2015年9月1日起实施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进一步明确: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未超过年利率24%,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约定的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36%,超过部分的利息约定无效。借款人请求出借人返还已支付的超过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这个新司法解释的最大变化,是以固定利率来"划线",而不再按基准利率上下浮动。新司法解释划出了两条线:一条是年利率24%,另一条是年利率36%。这两条线把民间借贷分成了三个区:

--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未超过年利率24%,受司法保护;

--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在24%-36%之间的,不保护也不反对;

--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36%,超过部分的利息约定无效。

从上面可以看出,无论是央行的规定,还是最高法的司法解释,都没有对高利贷进行定性,更没有认定高得贷违法,最大的惩罚,就是超出部分的利息不予保护,约定无效。

1.jpg

也就是说,放高利贷其实没什么风险,肯定不会亏本。最大的风险,也只是一部分超高利息收不回来。难怪高利贷会有恃无恐,盘根错节地野蛮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