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晓晖指出,新加坡是第一个同中国签署自贸协定的亚洲国家,2018年确定升级双边自贸协定并于两年启动后续谈判。当中国在党的二十大以及全国两会之后表现出"坚定地扩大对外开放"态势,新加坡方面希望抓住这个机会,推动中国-新加坡自贸协定升级后续谈判取得积极进展,深化中新务实合作,不仅涵盖原有传统经贸领域,还可进一步扩展至电子商务、数码经济、绿色经济等领域的合作。因此,她预计,李显龙此行将与中方达成更广泛的共识,落实下一阶段合作计划。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一带一路"倡议在东南亚地区发展,国土面积有限、基础设施发达的新加坡则希望发挥自己在金融、法律方面的区位优势,为更多"一带一路"合作项目提供融资、咨询以及仲裁服务。
李显龙访华为何要谈中美关系?
外界注意到,李显龙当天在乘专机出发前接受媒体采访时称,"世界经受不起中美冲突",希望中美两国可以稳定关系并逐渐建立信任,携手向前。他提到,中国的崛起需要得到各方的承认。结合当下的时事背景,李显龙口中的"各方"明显指的就是美国。
近年来,李显龙经常表达自己对于中美关系的看法,引发外界高度关注。去年8月,李显龙就表示,中美的紧张关系不太可能在短期内得到改善,后续的一系列发展也证明了他的判断。
"新方认为,现在对于中新关系以及地区发展来说,存在着复杂的因素"苏晓晖指出,这个"复杂的因素"指的就是中美关系。中美关系对于东南亚地区的影响举足轻重,李显龙从来都直言不讳。在苏晓晖看来,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在中美关系相对缓和的时候,还能做到"左右逢源"。一旦中美关系风向出现明显转变或者紧张态势时,就成了新加坡及大部分东盟国家都需要考虑的问题。尤其在俄乌冲突的背景下,美国持续加大对所谓"印太战略"投入,给东南亚地区带来更多不确定性,这是正是李显龙所担心的。
值得注意的是,李显龙在3月24日接受中国媒体采访时主动谈及,希望尽快达成"南海行为准则"磋商。李显龙认为,中国与东盟的经济联系,还涉及政治和安全议题需要推进。
在苏晓晖看来,李显龙这番表态传达的信号十分明确,"就是域内国家--中国和东盟有能力来管控分歧,如果中国和东盟能够形成良好互动,在稳定南海和平方面发挥关键作用的话,那么,域外国家要想搅动南海局势就无机可乘了"。
苏晓晖认为,李显龙此次访华,除了中新关系和两国务实合作外,地区安全问题势必也是一个重要的议题,而且双方将具有高度共识,那就是"反对搅动地区局势、从中渔利的做法"。
李显龙过几天即将出席2023年博鳌亚洲论坛,本次论坛的主题是"不确定的世界:团结合作迎挑战,开放包容促发展",而他最新发表的对中美关系的看法,或许就是其在博鳌亚洲论坛上所作演讲的"预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