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做自己是可以被认可的。"虽然自己辞职做自媒体的决定并不被家人理解,但这次爆火,无疑给璐璟打了一剂强心针。
而现实与面包的抉择,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刚积累到百万粉丝的时候,璐璟和惠东两人十个月没有收入,亟需变现的思路。但由于作为科普博主,账号变现的思路受到了更多限制。意识到自身的短板,他们开始学习账号运营的方式。不久后,一家出版社找到他们合作带货,卖一本植物书籍,没想到当天把这本书的销售大盘带到顶点。在他们的努力下,曾经在出版社的库存里卖不动的植物大百科成了畅销书,更多人不但愿意看短视频,还愿意通过书籍自发地了解更多知识。
与植物的相遇,也是与人的相遇
"你们有没有觉得像是飞机上看下去的画面,苔藓组成的小山小河。"发掘像这样的植物中的浪漫,是璐璟和惠东想要通过"一方见地"传达给观众的,而这样独特的浪漫,也许只有在植物中才能找到。将文学的感性与植物科普相结合做传播,引起大家对于生命的共鸣,是一件让璐璟觉得很有意义的事。
但抖音吸引璐璟和惠东的,还有"人的温度"。在抖音做创作者,其实是一种人与人的相遇。让璐璟和惠东最有幸福感的事是,他们的视频一半是自己创作,另一半是粉丝们一点一点帮他们塑造的:有的时候,粉丝会直接带他们去找植物;更多时候,粉丝会直接通过私信和评论给他们带来鼓励。
每次看到抖音私信里面的评论,璐璟和惠东都觉得很感动:"有一个50多岁的粉丝看到视频,看着我们的视频潸然泪下,他说'草木可以重来,他已经没有办法重来',原来这个世界,还有这么多人听得懂你说的话。"璐璟也发现,植物给网友们带来的疗愈比他们最初想到的更多。很多粉丝小时候都在大自然里玩耍,后来逐渐远离了自然,有时看到他们的视频,听璐璟讲到植物的坚韧,能带来比心灵鸡汤更真实的感动和力量。
能创作出这样打动大家、有温度的视频,自然是要建立在情感基础上的。对于植物,璐璟也并不把它们当作冷冰冰的大自然生物。在璐璟看来,了解一株植物,就像去了解一个伙伴。生命往往为璐璟和惠东带来全新的感知,璐璟和惠东的孩子也在这期间出生,这让璐璟再一次从新的角度理解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与自然相处跟自己的小孩相处一样,你要学会的一件事,就是爱。"
未来,对于大自然的爱,以及创作的热情,还会支持他们不断地在自媒体道路上前行。谈及对于"一方见地"的发展规划,璐璟和惠东对于"一方见地"的构想则更为宏大:璐璟和惠东希望他们的账号能成为大自然和人之间的桥梁。帮助大家在"一方见地"中,看见天地,看见自己,也看见众生。因为关于人生,自然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