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两万竟要还七万
全家人被疯狂骚扰
一边是银行催还2.1万元本金,一边又是"即分期"平台显示欠款连本带息达5万元。这钱到底该怎么还?赵女士多次联系银行,询问为何欠银行的钱,南粤银行给出的答复是:平台上借出的就是银行的钱,考虑到小赵本人的实际情况,同意减免利息,尽快直接向银行偿还本金,平台不会再催收欠款。
而与此同时,小赵仍然不断收到自称"即分期"工作人员的催收电话,要求她将5万元还到平台。小赵的母亲也遭到了一个个催收电话的骚扰,甚至在她和妹妹的抖音账号都出现了指名道姓冷嘲热讽的"催收留言":"你姐姐***说她的钱都给你交学费了,现在她整容的钱还不起,**学院的同学们帮帮***和她的姐姐吧。""请转告***,她女儿嫌弃她妈妈给她生得丑,借钱整容,现在还不起了,请转告***帮帮她女儿。"一时间,小赵的"个人隐私"被闹得众人皆知,"朋友亲戚见到我能躲就躲,我感觉每天活得都抬不起头。"
不仅如此,小赵还经常收到所谓"恶意贷款,将强制执行"的短信,声称将把她的照片和欠款信息等公布到现有单位。
允诺还清银行本金
欠款催收撇清干系
记者了解情况后先是与广东南粤银行取得联系,说明小赵不知道自己借了银行的钱,希望能提供她当初的借款合同。对此,南粤银行回复,只需要小赵提出减免申请,归还银行本金,就不需要再向平台还款。合同只要她本人按程序申请,就能获得。至于小赵遭到的催收骚扰,银行表示"这不是银行所为,建议报警处理。"
记者又联系到"即分期"平台所属的上海即科智能技术集团有限公司。这是一家为合作持牌金融机构提供营销获客、信息技术服务的公司,通过"即分期"APP帮助金融机构发放金融贷款。广东南粤银行就是该公司的合作金融机构之一。"即分期"平台负责处理此事的董女士介绍,此前国家相关政策没有明确要求平台上显示放款金融机构,所以小赵只知道钱是从"即分期"上借的。但此后平台发送的正常催收短信中,明确告知其欠的是银行的钱,可能借款人更换了手机号码更换,没有收到。该笔业务中,银行为贷款人,"即分期"为助贷服务方。
那么一笔欠款为何两家都在催收?针对质疑,董女士反馈,小赵这笔借款正值互联网信贷密集创新阶段,属于公司创业初期业务,且在《关于规范整顿"现金贷"业务的通知》发布前。这中间,确实存在着助贷业务衔接标准不一的问题,银行单方面催收并没有告知"即分期"。平台显示的5万元逾期欠款,包括累计本息、罚息和滞纳金。而对于小赵所经历的"疯狂催收",对方也"撇清了干系":没有直接证据表明来自平台,但将会进一步核实。
目前,在记者介入调查后,小赵已经拿到了"即分期"提供的借款合同,平台同意减免罚息等,只要求小赵尽快归还银行本金即可。
平台的承诺到底能否兑现?小赵到底能否尽早走出噩梦?对此,"新民帮侬忙"将继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