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9日,中国对新冠病毒感染实行"乙类乙管"已有11天。据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介绍,全国各省发热门诊、急诊、在院重症患者均已度过高峰。这让人们更安心地迎接春节的到来。目前,中国各地逐渐恢复了往日的熙熙攘攘。不少中国游客还走出国门,体验异国风情,购买"洋"年货。这一切既得益于中国科学精准防疫,也见证了中国抗击新冠疫情的显著成效。
三年来,中国政府全力保护每个中国人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作为一个拥有十四亿多人口的大国,这一成就本身就是对全球抗疫的积极贡献。同时,中国因时因势调整防疫措施。当致病力较强的原始株、德尔塔变异株等大范围流行传播时,中国采取强有力的防疫措施,为国际社会抗击疫情争取了宝贵时间。近期中方在综合评估病毒变异、疫情形势和防控工作等基础上,对疫情防控措施进行了及时优化。世界经济论坛总裁布伦德认为,中国优化调整防疫政策将进一步推动经济增长,有助于全球经济复苏。
三年来,中国公开透明地与国际社会分享疫情信息,为疫情防控、疫苗和检测试剂研发提供了科学依据。第一时间向世卫组织报告疫情、第一时间确定病原体、第一时间分享病毒基因序列、第一时间公布诊疗方案和防控方案--这四个"第一"体现了中国对全球抗疫的高度负责。据不完全统计,三年来,中国同世卫组织开展技术交流60余次。仅最近一个多月,中方就同世卫组织进行了五次技术交流和一次通话。谭德塞总干事近日表示高度赞赏中国政府应对新冠疫情的努力,感谢中方与世卫组织长期进行疫情技术交流、分享疫情信息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