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场所可以摘口罩了?公共专家:建议老年人佩戴N95(2)

2022-12-31 14:26  环球时报健康客户端

3.人员密集的场合。如商场、电影院等,即使已经感染过,最好也戴上医用外科口罩,这是一种社交礼仪,因为大家不知道彼此的感染情况,戴口罩是对他人的尊重。傅华表示,我们防疫已经三年多了,大部分人对口罩没有那么厌恶,冬季是病毒的活跃期,从防范其他呼吸道传染病的角度,也建议在人群密集的地方戴医用外科口罩。

4.医院。医院人群密集,且患者较多,最好能戴N95口罩,达到互相保护的目的。

5.农村。傅华表示,农村确实是一个两难的地方,一方面留守老人较多,且医疗条件也较差;但农村多为开阔地,人群密度也相对较低,且一些防护的卫生资源也显薄弱,如口罩储备量可能没有那么充足,所以难以作出强制要求。建议村民在元旦、春节期间,特别是人群比较密集的集市、庙会等场合,戴医用外科口罩。

6.未到感染高峰的城市。不同城市不能一概而论,需要看当地的医疗准备情况。感染高峰虽然不会消失,但可以被推迟,如果当下的医疗条件还难以应对,可能要采取更严格的防护政策,具体需要各地自己做出研判。未阳的人如果想避开感染高峰,建议出门佩戴N95口罩。

7.交通工具。日常乘坐公交、地铁通勤时,建议戴医用外科口罩。飞机、火车、长途汽车等都是长时间接触的密闭空间,如果过年回家,家中有未被感染的老人,建议加强防护,全程佩戴N95口罩。

傅华表示,未来是否能大范围摘口罩,还要看新冠疫情的走势,如果监测发现病毒传染性已经变得很弱,大部分人就可以摘下口罩,如果传播力依然较强,即使感染过的人随着抗体能力减弱,也有再次感染的可能性,所以还需要专业权威机构根据当时的情况进行研判,现在还难以确定何时能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