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法》要求,燃放时应当以保障安全为原则。不得向烟花爆竹零售点、行人、车辆、建筑物、构筑物、建筑工地、树木、河道、公共绿地、窨井等投掷烟花爆竹;不得从建筑物、构筑物向外抛掷燃放烟花爆竹;不得在车辆、船舶等交通工具上燃放烟花爆竹;不得妨碍行人、车辆安全通行;不得采用其他危害公共安全和人身、财产安全的方式燃放烟花爆竹。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燃放烟花爆竹的,应当由监护人或者其他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陪同。
图片来源:摄图网-500249588
专家:应尊重传统民俗,合理燃放烟花爆竹
在究竟应尊重民俗合理放鞭炮,还是否应贯彻环保禁燃烟花的相关资讯下,有网友留言:对于圣诞节等国外的节日,我们国人尚有人庆祝,对于我们自己的民俗文化,不应该割舍抛弃。
过年是否应该放鞭炮?怎样合理放鞭炮?顶端新闻记者咨询了河南民俗协会副会长孟宪明。他认为,放鞭炮在一定程度上关乎国民幸福感。
孟宪明说:"俗话说的'炮',古叫爆竹。据梁人宗懔的《荆楚岁时记》载,'正月初一,燃竹爆响,用以驱邪'。春节放炮的习俗在中国少说也有1500多年,鞭炮已成为中国人的'心结'。"
春节放炮缘起于禳灾祈福,既有驱除不祥的愿望,尤有迎春纳福的祈盼,孟宪明解释,在古代,鞭炮燃放后更有杀菌作用,因此被推崇,"2022年年尾,疫情迎来转折,中国人渴望热闹一场,用鞭炮祛病驱邪,应该予以理解。"
同时,孟宪明认为,爆竹,还是辞旧迎新的一种仪式,"千百年来,爆竹成了过年的象征,成了国民用最简洁的手段表达最丰富情感的载体。此外,合理售卖烟花爆竹,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刺激消费。"
然而,民间对放鞭炮也存在反对声音,认为其有噪音、污染。孟宪明建议,合理燃放烟花爆竹,需要监管部门划定管理办法,"比如过年期间,相关部门应出台规定,明确除夕、大年初一的哪些时段,居民可以放鞭炮,同时要尊重民风民俗,调研当地民俗放炮的重点时段。以及规定好放鞭炮的地点,比如远离居民楼、住宅区等。最后,应严格管理烟花爆竹生产经销商,并对于烟花爆竹的规范使用进行科普,以防儿童等人群误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