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内充电桩、换电站保有量稳步提升,我国新能源汽车应用环境进一步改善,但'充电忧虑'依旧存在。"吴胜男说。
在她看来,这种"忧虑"主要体现在公共补能、私家补能和换电补能等方面,例如,部分地区新能源汽车充电站的覆盖密度还不够,高速公路服务区在节假日出行高峰期出现排队充电的严重现象,私家充电桩普及率有待进一步提升,换电站建设成本高导致中小城市普及难等问题。
她建议:以"新基建"和加快全国统一大市场为契机,进一步出台鼓励政策、明确引导方向,鼓励社会资本加快充电桩等基础设施建设。同时,新能源汽车意味着"动力系统革命",汽车产品由耗能交通装备向可移动储能单元转变,可关注V2G及有序充电前瞻布局,更好推动新能源汽车与能源互动,在能源革命中抢占先机。
产业链已初步成形,关键零部件国产化替代需加速推进
汽车产业链的发展是近两年与新能源汽车同步被不断强调的话题,芯片、工业软件、电池隔膜等"卡脖子"技术被各界重点关注。
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提到: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围绕制造业重点产业链,找准关键核心技术和零部件薄弱环节,集中优质资源合力攻关,保证产业体系自主可控和安全可靠,确保国民经济循环畅通。
吴胜男认为,我国新能源汽车已经基本建立起涵盖关键原材料及核心零部件,汽车制造以及汽车服务的上下游产业链条。但关键环节仍存在基础不牢、水平不高的问题,特别是芯片、工业软件及高端测试装备等领域面临短板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