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底,G20峰会如果没有中国的积极参与,不可能办得成功--即使西方对印度大肆吹捧,即使印度把自己树立为所谓的发展中国家的标杆、南方国家的领袖,但如果没有中国支持,肯定成功不了。
在这种情况下,我的感觉是印度高层希望能把中印关系稳定下来,然后好好举办一场G20峰会。
印度接任G20轮值主席国 现场视频截图
这次冲突发生之后,虽然印度媒体首先把它报道出来,但是印度高层特别是像国防部长辛格这些人,他们的讲话表明还是希望把这个事情低调处理,通过外交途径解决,而不是继续挑衅。当然,如果继续挑衅的话,中国军队肯定会让他们碰个头破血流。加勒万冲突之后印军在某国军事情报系统暗中支持之下企图偷袭占领班公湖南岸的事情绝对不会重演。
观察者网:除了中印边境冲突之外,另一件发生在阿富汗的恐怖袭击事件也引发了各方的关注。当地时间12月12日下午,阿富汗喀布尔一酒店遇袭,其中5名中国人受伤。极端组织"伊斯兰国"声称对此负责。您曾经提到过,美国、印度这些国家在阿富汗有一些自己支持的"代理人",而它们也不认为这些"代理人"是恐怖势力。这种选择性反恐对我国目前的周边安全形势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刘宗义:对于此次发动恐怖主义袭击的"伊斯兰国-呼罗珊分支"的成员构成,我们现在不是太清楚,其中可能有"东突"分子的参与。像阿富汗发生这个事情,背后有没有大国或者域外势力的支持,我们现在也不清楚。据一些人士透露,可能是有的,但是我没有确切证据。
在"印太"战略的大背景下,美国、印度等国家是希望搞乱中国的周边战略局势的,要实现这个目标,有很多种手段可以选择,支持国际公认的恐怖主义组织或者恐怖主义分子发动代理人战争实际上是一个选择。但是我们现在没有确凿的证据证明那些针对中国人的袭击是否是这些势力策划的。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9月份"伊斯兰国-呼罗珊分支"曾发表声明,将中国作为主要袭击目标。
观察者网:前不久,土耳其和沙特重申了想要参与中巴经济走廊建设的意愿。当然具体落地,可能还要经过一段时间的磋商。如果这种多方合作能够实现,您觉得这会给整个项目的推进带来哪些机遇,又会有哪些挑战?
刘宗义:我觉得,中巴经济走廊的多方合作是一个必然的趋势。
中巴经济走廊是一个开放的国际合作项目,但在过去这些年,中巴经济走廊主要是中巴两国的合作项目,实际上没有第三国参与,但是我们中方一直是希望它成为一个真正的国际合作项目,实现多方合作共赢。在阿富汗塔利班夺权之前,我们就曾经主张中巴经济走廊向阿富汗延伸,现在我们仍然秉持这样的愿望。
前几年,包括伊朗在内的一些国家就表示希望与中巴两国在中巴经济走廊上进行合作。到了伊姆兰·汗时期,当时沙特希望要向瓜达尔港投资120亿美元,建设炼油厂,不过这个项目没有真正落地。
现在,巴基斯坦在和土耳其、沙特进行接洽,欢迎它们在中巴经济走廊进行合作。如果它们真的能够对中巴经济走廊投资,给巴基斯坦带来实实在在的项目,这无疑对巴基斯坦的发展和中巴经济走廊建设是有利的。
但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在合作中不要把中东地区地缘政治冲突的阴影以及局部盛行的伊斯兰极端主义思潮带到这个地区。巴基斯坦如果要真正实现发展的话,社会必须要去极端化,而不能更加极端化。因为土耳其和沙特对于巴基斯坦的思想渗透是非常厉害的,它们同属于伊斯兰世界,属于逊尼派国家,民间交往特别多,一些思想渗透也很频繁。作为中国学者,我对这一点是比较担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