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聚变领域取得"里程碑式突破"。当地时间12月13日,美国能源部宣布,其下属的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科研人员首次成功在核聚变反应中实现了"净能量增益",称这一重大科学突破将为国防及清洁能源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有专家表示,虽然核聚变技术距离走出实验室、实现商用还存在一定距离,但是对于帮助人类实现零碳排放意义重大,同时,核聚变有望解决核电安全性问题,因此无论是美国还是中国,都在该领域大力投入研究。
零碳的终极能源
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首次成功在核聚变反应中实现"净能量增益",即聚变反应产生的能量大于促发该反应的镭射能量。据悉,实验向目标输入了2.05兆焦耳的能量,产生了3.15兆焦耳的聚变能量输出,产生的能量比投入的能量多50%以上。
核聚变反应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它是恒星的能量来源。当氘、氚(氢的同位素)等较轻元素的原子核相遇时,会聚合成较重的原子核,并释放出巨大能量,这一过程就是核聚变。因为与太阳产生能量的原理相同,一直有零碳能源之称的核聚变反应被称为"人造太阳"。
"人类利用原子能的方式有核裂变和核聚变两种。核裂变是将较重的原子核分裂为较轻的原子核并释放出能量,这在世界各地已经实现广泛的商业化应用,我们目前的核电站都属于核裂变的形式。而核聚变则是将较轻的原子核聚合反应而生成较重的原子核,并释放出巨大能量。"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助理教授吴微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