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吹半夏》人情冷暖有多真实?许半夏抓住妮娜找到钢源,这可不是简单的巧合(2)

2022-11-30 13:54  今日头条

机遇和风险总是并行的,这也是一笔生意的两面,做多大的生意,赚多高的利润,就要承担多大的风险。如果不是高利润诱惑,许半夏不会拿着一百多万的账四处借钱,妄图撬动15000吨的钢。而显然,被骗就是风险的一种。如果许半夏像伍建设他们一样认赔就此打住,她遇到的就只有风险。

但是她没有认输,在大家都打算回国的时候她说,我就不信我在这找不到便宜的钢。这个时候的苏联受大环境影响非常混乱,便宜的钢材确实是有的,许半夏也是知道这一点,才会有坚持的决心。

许半夏被骗是坏事,可是坏事背后往往恰恰跟着的就是机会,许半夏能抓住妮娜找到钢源看似是巧合,但这绝不是简单的巧合,而是风险后的机遇,是对坚持的馈赠。换一种说法,即便不是通过妮娜,凭借许半夏的坚持和聪明,她也是能从另一种渠道达到自己的目的。

至于赵垒为什么能在许半夏被骗之后还愿意相信她,甚至不惜自己担保也要再打给许半夏两千多万呢?他可不是什么恋爱脑,为爱不顾一切。赵垒之所以愿意继续打钱的原因其实剧中已经有交代,全在他对许半夏的回忆里。

首先,他相信许半夏的为人,聪明且实在。而且,许半夏也比他更赔不起,堆场、兄弟、家人、房子,整个身家性命都压上了,他相信许半夏不会骗他也不会轻易下手。

其次,商人逐利的本质。5万吨钢按当时的价格,保守估计1300一吨,回来就能卖6500万,他给许半夏总共打款3500多万,中间差价3000万按照霸王条款只用分两成给许半夏,只这一次赵垒公司就能获利2000多万。这样的利润诱惑谁能经得住?

最后,作为那个年代的精英,他知道那里的确是存在低价钢的,这又令成功的概率高了点。

总的来说,赵垒和许半夏本质上是一类人,都有孤注一掷的勇气,也有破釜沉舟的魄力, 如果易地而处,都会做同样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