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冲突开启800余天,尽管乌克兰有着西方国家的援助,但其在战场上依旧是不断败退。
最重要的是,目前,乌克兰面临着武器不足、兵源紧缺等各种问题,人心和士气已经跌至谷底,根本无力抵挡俄罗斯的进攻。
眼看着胜利的天平正在一点点的向俄罗斯倾斜,西方国家终于是坐不住了。
美西方不仅取消了对乌军援限制,还以北约的名义,派出38万大军多路围堵俄罗斯。
而就在这历史时刻,王毅外长启程赴俄面谈。
那么,王毅外长此次赴俄和北约下场有关系吗?中俄关系未来会有何发展呢?
北约下场
按照俄乌冲突目前的形势来看,如果没有外力介入,乌克兰的失败已成定局,剩下的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这其实是西方国家极度不愿看到的局面。
毕竟只要冲突一天不停止,俄罗斯就要被持续放血。
再者而言,此次"围剿"俄罗斯是近些年西方社会少有的团结行为,如果任由乌克兰失败,那就等于狠狠的打了西方国家的脸,未来其国际威慑力势必要大打折扣。
但让美西方倍感无奈的是,乌军压根就挡不住俄罗斯的进攻步伐,一路节节败退。
而唯一能扭转局势的选择,那就是北约亲自下场。
事实上,此前马克龙就曾公开表示要求北约亲自出兵支援乌克兰。
然而彼时包括美国在内的绝大多数北约国家,都不同意马克龙的建议。
但随着俄乌局势的变化,北约诸国的想法出现了变化,开始逐步加强对乌克兰的援助力度。
首先,美西方取消了对乌克兰武器的限制。
很多人应该都知道,北约在军援乌克兰时,曾提出过要求,乌军不能使用北约武器袭击俄罗斯本土。
泽连斯基曾多次要求取消限制,但均被北约否决了。
然而,就在前几天,美国已经取消了对乌军援限制,马克龙更是允许乌军使用法制导弹,直接打击俄罗斯本土。
而这还只是北约的第一步动作。
根据西方媒体的报道,日前,马克龙再次提出了北约援助乌克兰的想法,这一次,反对之声小了很多。
据悉,目前北约已经达成了共识,决定派出38万军队,分批开赴俄罗斯边境。
其中,有8万美军可能会被部署在各北约国,而剩下的30万部队,由欧洲负责组织。
这支军队将分为三个批次,相继部署到北约东部边境,简单来说,就是部署到俄罗斯边境。
此消息一出,举世皆惊,国际社会纷纷猜测北约是否真的要下场和俄罗斯真刀真枪的过过招。
当然,有分析认为,北约部署的38万军队只是在未雨绸缪,担心俄乌冲突外溢的欧洲其他区域,并不会直接参与战争。
这种说法并非没有道理,北约其实并不想真的把俄罗斯逼近死角,毕竟俄罗斯是核大国,一旦选择鱼死网破,北约诸国恐怕都扛不住。
但分析只是分析,近40万全副武装的军队部署在俄罗斯边境,俄罗斯怎么可能会不忌惮呢?
倘若对方真的动手,俄罗斯就将面临多线进攻,届时不要说战胜乌克兰了,甚至可能被反推到俄罗斯境内。
因此,俄罗斯政府也是相当的担忧。
而就在这关键时间,中国外长王毅决定到俄罗斯面谈。
赴俄罗斯面谈
根据外交部的消息,王毅外长将在6月10-11日访问俄罗斯。
王毅外长此次出访主要是为了参加金砖国家外长级会议。
届时所有金砖国家的外长们齐聚一堂,讨论未来的发展。
这一消息,看起来和西方关系不大,可其实正好戳中了美西方的痛点。
要知道,自从俄乌冲突爆发之后,美国就罔顾北约东扩的事实,不断在国际社会抹黑俄罗斯,试图在外交层面上孤立俄罗斯。
但各国外长却打破了美国的阴谋,他们的到来,证明了俄罗斯并未被孤立,依旧在积极参与国际事务。
相反,被孤立的或许是美西方。
根据官媒消息,西方社会准备在瑞士举办和平峰会,讨论解决俄乌问题,但各国反应平平。
乌克兰曾几次向中方发出邀请,希望中国出席该峰会,但均遭到拒绝。
中国的态度很明确,既然是和平峰会,那作为冲突双方的俄罗斯和乌克兰都要到场。
但俄罗斯并未收到邀请。
也就是说,这完全就是一场毫无诚意的会议,中方自然没兴趣参加。
不参加和平峰会,却去了俄罗斯面谈,这一点已经说明了中国的态度,那就是中方愿意和俄罗斯肩并肩站在一起。
其实中国和俄罗斯保持密切关系是非常有必要的。
俄罗斯如果倒下,那美西方下一步就会联手对付中国。
换言之,只要俄罗斯能够稳定战局,就能持续不断的分散美西方的精力,让他们无法集中力量针对中国。
这样一来,中国就能争取到宝贵的发展时间。
再者而言,中俄在经济上高度互补,为了国家能源安全,中国也要和俄罗斯站在一起。
另外,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中俄站在一起,美国就无法对世界其他国家造成严重威胁。
这对于反霸权和维护世界秩序,都有重要的意义。
事实上,早在2023年9月份,王毅外长在接受采访时,就明确表示,只要中俄两国肩并肩的站在一起,世界秩序就乱不了。
也正因以上种种原因,近两年中俄两国关系不断升温。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虽然愿意和俄罗斯肩并肩通行,但两国并非是盟友关系,中方不结盟的原则从来没有改变过。
中俄之所以站在一起,其出发点是维护本国利益和世界秩序,防止霸权主义祸乱全球。
简单来说,霸权主义一天不消失,中俄就会一直站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