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部:中国将用历史上最短的时间完成全球最大碳强度降幅

2024-05-24 16:17     中国绿发会

外交部:中国将用历史上最短的时间完成全球最大碳强度降幅

气候变化,作为世界性议题受到广泛关注。中国宣示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创建美丽中国的坚定决心: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推动绿色发展,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治理,并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对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做出了重要的决策部署。这意味着,中国将用历史上最短的时间完成全球最高碳排放强度降幅。2021年10月2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白皮书,为介绍中国应对气候变化进展,分享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实践和经验,增进国际社会了解提供参考。中国的经济结构、能源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将迎来全面绿色转型,也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充分彰显了中国作为气候变化领域当中一个负责任国家的态度。

因此,为了"双碳"目标的实现,中国引入了负责任投资和ESG架构体系,作为相应的制度保障,为世界所广泛认可。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简称"中国绿发会")一直秉持绿色发展的核心理念,成立了法律工作委员会保驾护航。中国绿发会标准工作委员会联合中国证券业协会、中国发展研究院、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以及国际中国环境基金会等机构制订了《中国责任投资原则(CNPRI)》团体标准、《ESG评价标准》;为贯彻落实中央碳达峰、碳中和战略部署要求,推进企业绿色低碳发展,助力企业绿色转型,规范绿色企业评价,促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国绿发会标准工作委员会制订了《绿色企业评价标准》(T/CGDF 00028-2022),并于2022年1月5日起正式实施,目的就是要推动企业作为绿色发展的核心主体,去做出一些实质性的改变,使得中国的"双碳"目标能够得以实现,真正体现出中国的负责任投资,为中国负责任投资制度建构提供研究支撑。

《中国责任投资原则(CNPRI)》团体标准

《中国责任投资原则(CNPRI)》团体标准旨在贯彻生态文明思想,落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优化投资结构,扩展投资空间,保持投资合理增长,发挥投资对生态、绿色、低碳发展的杠杆作用。本标准规定了中国责任投资原则的基本含义和内容;规定了中国金融机构、投资者、企业和其他社会组织在责任投资中应该遵守的原则,考量的方向以及达到的最终目标。已于2021年9月7日正式实施。

《ESG评价标准》

2006年,联合国前秘书长科菲•安南牵头发起责任投资原则(UNPRI)。UNPRI提出的"责任投资原则(PRI)"将社会责任、公司治理与环境保护相结合,首次提出ESG理念和评价体系,旨在帮助投资者理解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等要素对投资价值的影响,并支持各签署机构将这些要素融入投资战略、决策及积极所有权中,以降低风险、提高投资价值并创造长期收益,最终实现全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全球投资者对ESG关注度的不断提升,ESG投资正在逐渐成为全球的主流趋势。

对企业而言,卓越的ESG评级代表市场认同企业于社会责任方面的投入和表现,有效帮助企业建立良好的品牌形象。许多欧美投资机构的投资筛选流程中已经将企业的ESG评级纳入投资决策考虑因素,因此良好的ESG评级能够进一步帮助企业吸引投资,甚至能够以更低的成本进行融资。

中国绿发会于2020年7月10日组织专家对中国绿发会标准工作委员会提出的《ESG评价标准》进行了立项评审,并最终批准立项。从起草标准内容、到多次论证修订完善,征求意见稿于2021年8月中旬发布。意见征集期间,起草组认真收集意见和建议,召开修订研讨会对意见和建议进行分析讨论,充分吸纳专业意见。并于2021年10月12日正式实施。

本标准为企业和机构提供环境、社会及治理的评价体系,规定了评价的基本原则、实践要求、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等内容,旨在规范社会责任的同时,促进企业和机构在全球背景下的可持续发展,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绿色企业评价标准》

《绿色企业评价标准》(T/CGDF 00028-2022),于2022年1月5日起正式实施,从管理与规划、绿色生产/经营、环境治理、社会责任四个方面提出了评价的原则和方法,有利于科学指导企业开展绿色评价工作,该标准适用于具有实际生产过程的企业开展绿色评价。该标准主要包含以下内容:1.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4.评价原则;5.评价方法和评价组织;6.评价指标体系;7.评价程序;8.评价流程和结果;9.评价报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