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冬天,哈尔滨突然爆火!“泼天的富贵”为何轮到了哈尔滨,不是东北其他城市?(2)

2024-01-03 10:23     每日经济新闻

北京联合大学在线旅游研究中心主任杨彦锋指出,今年,哈尔滨的冰雪大世界造得特别壮观,投资和造型都是历年之最,是拥有不可替代性的冰雪旅游产品。更重要的是,入冬前夕,黑龙江就进行了细致、大规模、多次目的地营销,市场启动很早。如今的效果,可以看作政府强力拉动营销的必然结果。

另一方面,哈尔滨不失时机地推动当地旅游服务形象输出,也透露出学习淄博的意味。

在分析淄博的成功时,一种普遍观点认为,当地的"好客"形象颇有助益。比如,当地不仅加开 "烧烤专列"和烧烤公交专线,还专门发布规范经营者价格行为提醒告诫书。更不必说,淄博走红之初,正是疫情期间当地对于大学生的友善对待,引发其之后的"特种兵式"打卡。

刘思敏认为,淄博是在旅游资源并不具有不可替代性优势基础上,通过山东多年打造的"好客"形象补位,最终引发旅游热潮。相较之下,东北更需要提升形象、做优服务,扭转许多人的刻板印象。

在这波流量之下,哈尔滨正在作出改变。有人发现,哈尔滨一改卖菜的"豪放"做派,给冻梨摆盘、给萝卜切片;当地出租车司机也一改豪放粗犷的嗓音,温柔待人;哈尔滨还修建了游客温暖驿站,供游客休息取暖……哈尔滨也由此被贴上"讨好型市格"的标签。

就在元旦假期第一天,黑龙江省委副书记张安顺在哈尔滨督导旅游服务,特地强调"要把握机遇,精心设计,优化服务、强化管理"。

"网红"难当

当然,"好学者"不只有哈尔滨一座东北城市。

2019年,一座同样名为"冰雪大世界"的景点在长春问世,如今更名为"冰雪新天地",其号称全球占地面积最大的冰雪类主题乐园,背后则是吉林省万亿旅游产业、5000亿冰雪旅游产业的目标。而就在不久前,辽宁经济工作会议也部署要"大力发展冰雪旅游"。

作为率先出圈的"东北一哥",气候条件无疑是哈尔滨的"法宝"。在网传的段子中,也不乏有关"在沈阳活蹦乱跳、在哈尔滨动弹不得""沈阳到哈尔滨的纬度差相当于广州到上海"的说法,哈尔滨显然更有话题。

有哈尔滨"珠玉"在前,能否有更多"有梗又有料"的东北城市复制其网红之路?在刘思敏看来,可能性不算大。

哈尔滨所赖以走红的冰雪旅游项目,更多是观光体验类产品。刘思敏指出,它们因国内游客对"打卡"游的热衷而生,但很难吸引"回头客"。而"花无百日红"又是网红时代的生存法则,网红永远追逐新鲜感和反差感,哈尔滨更难因单一的冰雪观光而"二次出圈"。

要让哈尔滨发挥带动效应,一种思路如杨彦锋所说,将黑龙江的冰和吉林的雪、辽宁的温泉组成冬季旅游的丰富组合。但就类型相似的冰雪消费来讲,刘思敏认为,哈尔滨的流量即便有溢出,那也是在南方游客数量超过哈尔滨接待能力的前提下才能实现,更难言出现"第二个哈尔滨"。

更重要的是,哈尔滨走向长红的基础亦不够坚实,一个原因是,当地旅游服务水平尚需进一步提升。

如刘思敏所说,服务意识是长期形成的。短期集中为旅客作出改变的"讨好型市格",也许能解一个季度旅游旺季的燃眉之急,但只有建立更加平等的"友好型市格",才能让网红城市走得长远。

那么,冰雪旅游带动的"网红城市"是否注定"短命"呢?答案也不一定。

在欧美国家,因冰雪旅游而走红的城市,往往都是滑雪胜地。位于阿尔卑斯山区的瑞士孕育了大量滑雪场,2022年仅冰雪旅游一项就为瑞士带来约80亿美元(约合570亿元人民币)的收益,瑞士东部小镇库尔甚至因滑雪爱好者聚集而发展起著名的库尔音乐节。被戏称为"白色鸦片"的滑雪运动,为当地带来了大量重复性消费的游客。

相比之下,国内滑雪文化仍在培育当中,有统计显示,2022年国内滑雪人数刚增长至1200万人,而到2027年预计将达到3500万人。对于东北城市来说,因滑雪而走红尚需时机。

在刘思敏看来,与一些资深网红城市相比,无论是淄博还是哈尔滨仍显稚嫩,面对网红的风就如小草一般只能"倒伏"。而成都、重庆、西安等则像大树,无论风何时、如何刮来,都是一道风景。已经破局的东北城市,还需要等待一棵大树长成。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