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调查数据显示,暑期花销在5000元至10000元之间的家庭最多,占比35.27%,紧随其后的分别是花销在2000-5000元和10000-30000元两个区间的家庭,比例为30.62%和23.64%,仅这三个选项占比就达到了近九成,消费跨度颇大。
金女士的孩子开学后升五年级,她说自己算是"躺平"的家长,暑假里给孩子安排的都是兴趣类课程:羽毛球、画画、舞蹈、铅笔字,这四门课程加起来差不多要一万多块钱。再加上带孩子旅行了一趟,费用也在一万多元,加起来将近3万了。
而另一位二孩宝妈则表示,她暑假里没有给孩子报任何班,仅是带孩子自驾到南京和周边出行了几次,且住在亲戚家中,一个暑假的费用大概是2000至3000元左右。
从数据看,此次调查的大多数家长在暑期花销上是较为理性的。34.88%的家庭暑假花销只占家庭月收入的20%-50%,甚至有27.13%的家庭在20%以下,仅有两成左右的家庭开支会达到整体月收入的半数以上。
兴趣班和旅行是暑期支出大头
调查发现,兴趣班和旅游是半数家长暑假支出的大头,另外,学科学习和暑期托管也以15.1%和13.26%排在第三、第四位。
家长董女士表示,她暑假里未给孩子报任何兴趣班,就去了一趟北京,花费了一万多元。她说相比以往,今年旅行费用的增加直接拉高了暑假花销的金额。
暑期托管相对双职工家庭来说,则更多是无奈之举。一位孩子刚上小学一年级的家长提到,自己暑期里也要上班,家里老人平时带孩子也很辛苦,正好她孩子所在的民办学校每年都会开设暑期托班,今年她就给孩子报了一个月的托班,算是图个方便。
今年还有一个变化值得关注,有少数家长将矫正牙齿、配近视眼镜等花销也列入暑期计划中,这也似乎印证了每年眼视光医院和各大医院口腔科"一号难求"的原因。
研学游火爆
北京5天收费5380元/人
另外,今年很火爆的"研学游"也是不少家长的选择。
百度搜索指数显示,从2019年到2022年,"研学"的搜索指数从未超过1500点,整体日均值为787点;而今年以来,其搜索指数一度超过2300点,整体日均值为1253点。
在所有的研学旅行中,最受欢迎的目的地是北京市。某研学机构的工作人员叶田(化名)介绍,暑假已经没有北京研学团的名额了,如要报名只能等到国庆节假期,整个活动共五天,报名费为5380元/人,会带领学生参观清华大学、故宫、圆明园和八达岭长城等。
需要说明的是,该研学团只让8岁以上的中小学生独立参加,家长不能报名跟随。
同时,记者对比发现,如果参加同样含住宿、不含外地往返北京交通费的旅行团,五日跟团游的价格多在2000元-3000元。也就是说,研学团的收费比普通旅行团大约贵一倍。
"普通的旅行团只会讲一些大概的,但是我们会根据不同的地方添加一些小故事,比如针对故宫的太和殿添一个皇帝的故事,孩子们爱听、能理解,可以更深层地了解这些建筑的历史。"叶田介绍。
除了国内的研学活动外,也有机构组织中小学生前往其他国家进行研学。以某机构为例,其推出了国庆假期赶赴澳大利亚的研学团,收费1.5万元/人(不含往返机票及签证费用),会带领学生上日常英语课、参观澳大利亚的著名景点。
该机构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此次研学团主要针对的是10-18岁的学生,早上上课、下午游玩,"第一天的英语课教小孩简单的问候语,然后去墨尔本的主要景点,让他们在玩的时候能用得上这些英语。"与大多数研学团不同的是,该研学团允许家长报名跟随,费用同样是1.5万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