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一声令下介入台海,美军制定作战构想,分两步出兵干预统一

2024-06-16 09:23  网易

近年来,台海局势愈加紧张,美军的新作战构想也逐渐浮出水面。

据美媒报道,美军新任印太司令帕帕罗透露了一项名为"地狱景观"的策略。一旦解放军收台,美军将分两步出兵干预。

这个两步干预计划具体是怎样的呢?美国的意图和战略逻辑又是什么?解放军将如何反制美国狂妄的想法?


美军的"地狱景观"策略:两步干预曝光

帕帕罗透露,如果中国大陆开始军事行动,美军会立即执行"地狱景观"计划。

第一步是利用数千艘无人潜艇、水面舰艇和无人机阻碍阻解放军的进攻。

这些无人设备将通过密集部署,制造出一个无人的地狱景观,以赢得时间使后续军事干预成为可能。

第二步是美军及其盟国集结军力,直接参与台海防卫行动。

这种两步策略显然是为了应对解放军可能进行的快速而高效的收台行动。

帕帕罗指出,计划是为了阻止解放军的行动难以在30天内完成,因此美军必须在最初阶段就介入,以争取更多时间进行后续操作。

然而,什么实力能挡住解放军30天呢?这个想法无疑是天荒夜谈!

实施这一策略的前提是美国要拥有充足的、领先的无人技术。但需要强调的是,现在全球无人技术领域处于领先地位的并非美国,而是中国。


中国无人技术的惊人进展:从机械狗到无人潜艇

在无人技术领域,中国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前不久,解放军的新型侦察和武装机械狗公开亮相。

这些机械狗不仅能爬楼梯、后空翻,还可以穿越垃圾堆、热带雨林等复杂地形,续航时间长达四小时以上。机械狗在战场上能够提升如同人类士兵的多方面能力,从而开拓出新的战术应用前景。

除了机械狗,中国的无人机、无人艇同样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这些设备不仅为民用市场带来了变革性的影响,也在军事领域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

中国的无人潜艇和无人水面舰艇已经具备了在复杂战场环境下的自主作战能力。一旦发生台海冲突,中国可以通过大规模部署这些无人设备来进行密集作战,对敌方火力造成全覆盖的集火歼灭!

美军面临的困境:科技落后的现实

尽管帕帕罗信誓旦旦地表示"地狱景观"计划非常值得落实到位,但现实是,美国在无人技术领域已经落后于中国。


五角大楼在今年公布了一项10亿美元的无人作战计划,但这与中国在无人设备的广泛应用和技术水平上还有一定差距。

更重要的是,无人战斗平台的普及和集成化已使中国在无人技术的存量对比上具有巨大优势。

如果未来台海爆发大规模无人武器平台的战事,美国将很难在技术层面上与中国抗衡。美军所宣称的"地狱景观",或许最终将成为他们自己难以应对的困局。

美国对台湾的军事承诺:两步走策略的现实考量

派遣美国公民前往地球另一端参战,对于每一位美国总统来说,都是一个极其困难的决定。

因此,美国的首要考量是对中国大陆实施吓阻,通过高调展示无人战斗平台和先进军事技术,使中国感受到强大的威慑。

然而,这种吓阻策略能否成功还取决于多个因素,其中包括国内外舆论支持,盟国的协同意愿以及实际作战能力。


美国之所以采取两步走策略,一方面是出于对自身技术实力的自信,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赢得时间和空间。因为在复杂的国际局势下,任何一步操作都需要精确的战略考量和战术执行。

然而问题在于,如果中国大陆的行动速度超乎预期,可能7天,也可能3天,那么美军将如何应对这种快速变化的战场形势?这是一个未解的疑问。

台湾防务的"自卫权"问题:政治和军事的双重挑战

不仅美军在积极准备,台湾方面也在强化其防御能力。台湾防务部门负责人曾声称,只要解放军的攻击在航机舰、设施,以及任何飞航实体未经许可进入12海里"空、海域",就可下令行使"自卫权"。

这种说法引发了大陆方面的强烈反应,国台办发言人陈斌华明确表示,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法理事实清楚,台当局所谓的"自卫权"无异于玩火自焚。

值得注意的是,台湾内部对于现任民进党当局的两岸政策同样存在分歧。尽管台防务部门在不断增加防御资源,但岛内民调却显示过半台湾民众对赖清德的两岸政策不放心。


而义务役逃兵频发、飞行员"赔钱报退"等现象也暴露出台湾防务体系内部的严重问题,综合来看,就是台军的战斗力太差了!

民进党当局顽固坚持"台独"立场,不仅挑衅一个中国原则,还企图通过外部势力实现"倚外谋独""以武谋独"。这种策略不仅违背了岛内主流民意,也严重破坏了台海和平稳定。

陈斌华明确指出,任何"台独"分裂行为和外部干涉,都将造成台海局势的紧张,并且最终只会给台湾同胞带来灾难。

美台军事勾连增多,让人不得不担忧台湾会被推向更危险的境地。从美国的武器销售到军事援助,再到盟国的潜在支持,这些动作在短期内或许能提升台湾的防卫能力,但从长远来看,在大陆的决心和实力面前,台湾绝不可能依靠外部力量达到所谓的"台独"目标!

台湾同胞们应该早些看清美国的用心险恶,反对"台独"武装及外部势力,以实际行动远离兵凶战危的局面,维护自身安全福祉。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