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古便有"无酒不成席"的说法,山东作为儒家思想的发源地,最是注重礼仪,山东好汉在中国酒桌上以大酒量闻名。
可就连酒量上都毫不示弱的山东省,如今当地酒席却出现了这样一种"怪象":喝酒的人变少了,闷头吃饭的人变多了,咋回事?
后来去询问了当地居民,他们道出下面3个原因,大家一起往下看看吧。
山东省靠海,经济较为发达,伴随而来的是大家饮食结构的改善和丰富。面对越来越精致的饮食,人们工作闲暇之余常会邀约亲朋小聚一番,吃过的东西太多会导致他们产生选择困难症,对于琳琅满目的美食,他们更向往很久才能品尝一次的家乡美食。
随着经济的发展,有能力的家庭大多为交通便利会购入小汽车,为了保障交通秩序规定也有"开车不喝酒"的成文规定。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开车参加酒席便不能饮酒,饮酒便不能拥有便利的交通方式,从而使得酒席出现这一怪象。
虽说经济发展较快,但随之而来的弊端越来越明显,就拿酒席上标配的白酒来说,曾经大家生活拮据,但人们极少会为了白酒品质的问题而感到焦头烂额,如今生活变好了,部分人在利益的趋势下在市面上大量投入低质酒,搅得白酒行业乌烟瘴气。
越是出名的白酒,品牌价值越高,面对的也是让品牌方都感到棘手的仿造酒,用一句广告语来说,就是"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
大厂能够保证出厂酒水的品控,但白酒市场却不能保证品控稳定,加上人们对于生活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使得如今酒席上喝酒的人变少。
白酒品控不稳定在小编心中是导致山东酒席出现这一"怪象"的根本原因,现在很多家庭宁愿把钱花在刀刃上,也不愿意因贪便宜从而买了假货。
高品质生活需要搭配高品质的白酒,但对于高品质白酒人们都会在脑海中对其产生一个误区:高品质等同于高价格,其实白酒的市价很大一部分受到其品牌价值的影响,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品牌溢价",若是能够寻到一些大厂嫡系单品,纯粮佳酿的高性价比白酒,酒席上出现的怪象或许会出现改变。